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历史文化街区如何变“豪华会所”?

2013-01-24 10:53:30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在著名历史文化街区福州三坊七巷,一些名人故居和古建筑被出租经营,还出现了消费不菲、门禁森严的富贵“私人会所”,三坊七巷甚至被称为“酒肉巷”,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高消费的会所 “非请勿进”的会馆

现在的三坊七巷维持鱼骨状的传统格局,中轴为南后街,现已辟为福州市传统手工艺、名小吃和海峡两岸特色商品市场一条街,每日人流旺盛。而街两边的三坊和七巷大多保持幽巷深宅风貌,成为都市闹中取静的黄金地,那些高档“会所”大多藏身于此。

衣锦坊39号挂着“闽山会所”的招牌,这家会所已开业半年多,主要经营中式高档菜肴,消费价格每人200元起。据介绍,这个宅子大约300多平方米,月租金1万多元,开业前总共投入了200多万元进行装修。

文儒坊56号原为清末民初海军将领、闽江口要塞司令许济川的故居,现已成为挂名“文儒九号”的高档酒楼会所,主打菜品为一份388元和458元两个价位的闽菜精品“佛跳墙”。服务员说,该店的特色菜肴还有售价1300元一斤的娃娃鱼,“十个人吃个万把块很正常”。

曾是明朝兵部尚书、福州人林瀚故居的一处古建筑,现已成为“晋江会馆”的经营场所,其宣传单上写着“顶级红酒窖,彰显豪华尊贵”。该会馆采取会员制经营,入会标准为一次性充值2万元至30万元不等。

记者走访发现,除了让寻常人望而却步的高档消费场所,三坊七巷中的一些历史建筑在出租经营后并不对外开放。安民巷62号挂着“泰和会”的招牌,一进门就发现“专属会所、非请勿进”的提示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现在是一家保险代理公司的办公地点,不对外开放。

郎官巷的两处宅子分别挂有“琴南书院”和“寿山会馆”的门匾,记者在两天时间内先后经过此处皆大门紧闭。记者敲开琴南书院的大门,服务人员对陌生人进入感到很意外,说后堂属于“温州商人会所”,基本不对外开放,下午5点以后整个院子就关门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