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陷阱”重重 小心“美丽伤害”
新华网北京5月7日电题(记者涂铭、李亚红)北京市海淀区法院近日受理了一起美容纠纷案件,“80后”女子陈某做美容手术后,被诊断为脑梗死,导致生活不能自理,陈某要求赔偿各项费用27万余元。
记者了解到,随着“整形热”兴起,近年来美容消费纠纷呈高发态势。卫生部门和专业人士提醒消费者,美容消费时应擦亮眼睛,切莫掉进不良商家设置的“美容陷阱”。
“医疗美容”真假难辨
北京市医疗整形美容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北京市美容整形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活美容机构非法开展医疗美容,以及低等级的医疗美容机构擅自开展复杂的整容手术。
审理过多起美容纠纷案件的北京市海淀区法院民一庭法官陈昶屹说,不少消费者在美容院里做皮肤护理时,美容师推荐打瘦脸针直接将费用加在美容服务中,但没有任何注射记录。事后“瘦脸”变成了“僵尸脸”,美容院却坚称其没有医疗美容资质,不会从事打瘦脸针这样的医疗美容服务,消费者也因没有证据导致维权困难。
据北京市卫生监督所副所长李扬介绍,目前北京市登记注册的医疗整形美容机构近200家,只有这些机构才能开展拉双眼皮、隆鼻隆胸、抽脂等有创伤性的医疗美容。然而记者在网上发现,各种冠以“美容院”“美容诊所”“整形医院”的美容机构为数众多,均宣称自己有医疗美容资质,服务项目则无所不包,从“电波拉皮”到“彩光嫩肤”再到“无痕隆胸”,各种“新技术”让人眼花缭乱、难辨真假。
北京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消费者在选择医疗美容机构时一定要查看其是否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疗美容医师是否持有《医师执业证书》和《医疗美容主诊医师资格证书》上岗,并对进行美容手术场所中的卫生环境、无菌消毒情况、器械及设备条件等有所关注,千万别因选择不慎而影响身体健康。
- 环球 E-weekly
- 特稿 world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