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您会经常出访国外,还都是陪同在领导人身边,在很多人看来似乎很是风光嘛!那实际上是这么风光吗?
[张晖]说起风光,有一个特别好玩的例子。1998年抗洪时,各个媒体的记者都积极报名参加抗洪。我那时就是时政记者,想一定要到前线去采访。我去的是松花江,在那里坚持了二十多天,非常苦,但坚持下来了。台里为我们的抗洪时政记者开了表彰会,但在会上台长表扬的话让我们感觉不是滋味。领导说,当我在抗洪报道队伍的名单里看到张晖名字的时候,我一惊,怎么会有她?为什么一惊呢,因为一想到时政记者,我们想到他们就是坐专机,踩的是红地毯,举的是高脚杯,入住的是五星宾馆,我觉得时政记者是这样的。但我发现在抗洪队伍里,在这么艰苦卓绝的前线中也有我们的时政记者,我觉得非常高兴、非常欣慰,所以我向记者表示敬意。
[张晖]当时领导是在表扬我们,但我们在底下都坐不住了。表彰会结束时,我们和几个时政记者一起就跑到了台长那,根本顾不上上下级的区别,就跑道台长办公室去了,说台长我有意见(笑)。
[张晖]其实时政记者是很苦的,看着好象是周游列国一样。你到了每个国家,根本没有时间去体会当地风土人情。大家从每次领导出访人的报道中能够看出他们的节奏是非常快的,高效、务实的风格在我们的领导人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记者也是一样,一直处在高度紧张和写报道、制作报道的过程中,我们的时政记者都有这样的经历,连续20小时、30小时不睡觉,熬的眼睛红红的,眼睛底下黑黑的。这种情况特别多,几乎每次时政报道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但每个人都有一种热情、一种激情,一定要把我们领导人的魅力、把中国和别的国家的关系,把中国的形象,哪怕我不吃不睡也要把报道传播出去、报道出去。应该说再苦再累,我们都顾不上了。
[主持人]时政记者辛苦的一面可能我们都看不到,并不是我们印象中想象的,真的是非常辛苦。
[张晖]其实每个时政记者都是这样的。所以那时我获得长江奖,高兴之余,我认为应该有更多的时政记者获奖。
[主持人]我们说有苦就有甜,有痛就有快乐。作为一名记者是不是取得成绩或是一次采访报道成功的时候是最开心快乐的时候啊?
[张晖]就像我刚才说的,它是一个过程,我在那左扛右挎各种背包和器械,手里举着话筒采访的过程,采访完以后把它进行录制的时候,这个过程是让我特别享受的一个过程。反倒我做完报道,把报道传回去,报道播出的一刻,那种快乐就没了,反倒是这个过程让我感到特别快乐。有时在台里碰到一些老同志和我说,我看到你的报道了,播的挺好的,那时我的感觉特别好。我劳动了,劳动的成果有人收到了,而且肯定了,这是我特别高兴的。
[张晖]但无论怎么高兴,都不如前期的过程来得享受。我有很多照片就是,比如拿着一个特别高的话筒杆,我把照片作为MSN的导图,人家看了以后说这是采访谁啊,是采访姚明吗?怎么拿着这么高的话筒(笑)。当周围人给你评价的时候,无论评价是好是坏都是非常高兴的。无论是你采访时政报道,还是抗洪,它都是有一个很享受的的过程。
[网友]您给大家的印象好像是那种比较乐观,很幽默的人,穿着打扮也比较入时,似乎不太像大家认为的那样时政记者大概都是一脸严肃,每天行色匆匆,您这些都是在工作中形成的习惯吗?还是平时您就是这样?
[张晖]要说时尚也谈不上,但女孩子都有爱美之心。
[网友]在我们的印象中时政新闻就是有点呆板枯燥的,我们想时政记者是不是也都是急匆匆的,很严肃,一幅“学究”样。
[张晖]很多朋友认为时政记者,尤其是女记者就和女干部似的,但实际不是这样的。我们的工作也要求我们穿得要合体、大方,当然也不能特别张扬。
十几年前,那时更是爱美的年龄了,当时吴仪副总理作为商务部部长有一次活动,我去采访,我特意选了西服的套装和短裤。那时比较流行西服短裤配套装。因为采访得比较多,吴仪副总理和我比较熟,当时她看到我以后说,你怎么穿一个短裤就来了,你这怎么行啊?你要是我的翻译,我就不让你来了。吴仪副总理当时是以玩笑的口气说的,当时我就知道这属于国家一个非常重要的场合,记者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穿着,一定要适合所参加活动的场合。时政记者随领导人出访也是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国家的形象应该永远树立在心中,要注意自己出去是代表着自己的国家,代表着自己所在的单位和电台。
[主持人]您的工作其实很辛苦,上天入地,忙起来几乎不着家,同时您又是一位女性,怎么去平衡家庭和工作?家人支持吗?
[张晖]家人非常支持我的工作,而且也非常理解我。每天真的是不着家,但当自己投入工作的时候,你就忘记一切了,你就觉得我既然做了就要做好,并没有特别强的神圣感、事业感,不能用这么大的词套在我的身上。我就想,组织把这个工作交给了,我一定要去做,既然做了,我就一定要把它做好。我就是抱着这样的信念、这样的想法一步步去做的。
在做的过程中,势必就会顾不上家庭、顾不上丈夫。在两个月前,我要和国家领导人出访,走的前两天我发现自己怀孕了,但又没有办法去改变,因为这么紧急的时间如果换别人,办签证等手续都来不及了,我就硬着头皮去了。最后,没有想到在回来的途中不幸的事情就发生了。当时我自己特别绝望,觉得自己为了工作,为了所谓的事业,竟然不顾家、不顾自己的孩子,孩子流产了,孩子离开我的时候我第一次有骨肉分离的感觉。曾经有一度我就觉得自己可能是付出的太多了,太对不起家人了。但工作毕竟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也舍弃不了这些。我再回到台里的时候,我又开始精神饱满、热情高涨地想着怎么把这个工作做好。
当时和我一起出国的记者朋友丘平(音译)给我发了一个信息,我看了以后特别感动。我一直在惦记你,也在默默祈祷,很理解你的心情,看着好强的你对待工作的态度,我的心疼多于感动。我看了以后特别感动,在我最痛苦、最需要帮助的时间他们真心地去帮助我,让我从痛苦中又拔出来了。我一直保留着这个短信,不时拿出来看看。
[主持人]如果让你重新选择,还会选择这个行业吗?
[张晖]还会,可能不会选择时政记者,但会选择其他领域的记者。
(来源:中华新闻传媒网 编辑: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