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现代化的日本与歪曲历史的日本
70年代末,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时期。80年代中国人的日本观,进入了以“现代化”为主要判断标尺的阶段。
商店里的三洋牌录放机,从“饭盒”形状迅速升级到“提箱”大小。提着这种“提箱”收录机放着音乐招摇过市,曾是时尚青年的一种炫耀。一时间,中国的公路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日本汽车,以致一条广告语“有路就有丰田车”成了人们的流行语。人们对索尼彩电、松下冰箱等日本品牌产品的崇拜达到了顶点,就连一些基层官员的特权和腐败都与超标准坐“丰田皇冠”有关。
这些一流产品是如何生产出来的,日本式现代化、日本型经营、战后日本复兴的秘诀等,都成了人们好奇、深究的对象。松下幸之助等创造日本战后经济奇迹的杰出人物,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偶像。80年代初,曾有一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资料片,详细介绍了丰田公司的生产与管理状况,其中对员工劳动时的走路速度与步数都要精确计算的一丝不苟精神和惊人效率,着实令“大锅饭”效率下的中国人惊叹不已。描写一名普通妇女创业故事的电视剧《阿信》也激发了许多人进行个人奋斗、努力挣钱的热情。
新一轮的“留日潮”,也是在那一时期“学习日本”的氛围下形成的。作为这一热潮的产物,现今的日本出现了人数多达几十万的“新华侨”群体。
在那个年代,无论是去哪国留学,回国时若能带上几样日本“大件”(即国家允许出国人员带进的免税外国家用电器)回来,曾是最令中国人羡慕的事情之一。
那是一个以经济为中心、以现代化思维为导向的年代。然而,政治因素已不可抗拒地逐渐影响着中国人的日本观。1982年和1986年的“教科书事件”、1985年“中曾根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事件、一再发生的“阁僚失言事件”等,唤醒了国人对中日间“历史问题”的思考,使他们在“中日友好”的氛围中开始关注“日本政治右倾化”及其背后的“日本右翼势力”。
90年代:重心转向政治,对日感情滑坡
1993年以后,中国的“经济崛起、对外低调”和日本的“经济低迷、对外高调”形成了鲜明对照。
90年代中期,日本在中日间一再挑起政治摩擦。1995年,日本以中国进行核试验为由对华实施经济制裁。1996年,日本首相在时隔11年后再次参拜靖国神社。数年间,多名阁僚相继在侵略历史问题上发表“妄言”。1996年,日美以“周边事态”概念重新加强了对台湾的干涉态势。1996年和1997年,日本右翼团体和国会议员多次登上钓鱼岛。在如此背景下,中日政治关系在1995~1996年间降到了1972年复交以来的最低点,两国间舆论氛围和民众感情持续滑坡。
1996年12月,《中国青年报》进行了一次大型问卷调查,结果表明,93.3%的被调查者认为“日本对其侵略战争的态度”是影响中日关系的“最大障碍”,97.4%的被调查者表示不能容忍日本一小撮右翼势力美化侵略战争的行径。这一调查的出现本身,就反映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对日认识的重大转折,该调查结果则反映了当时中国民众对日本的代表性看法。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中国民众获得有关日本问题方面的信息、发表见解、形成舆论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从1995年起,中国进入了互联网商用时代,90年代后期进入迅速普及阶段,如今上网人数已达1.5亿,超过了日本总人口。“网民”这一具有特定经济实力、知识、年龄结构的群体,在日本问题上发出了越来越大的声音,对中国人的日本观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有些日本政要企图以在历史问题上“对邻国强硬”来捞取选票;石原慎太郎这类完全缺乏历史良知、肆意侮辱亚洲邻国的极右分子在日本民众中很有人气儿;还有一些日本人动辄以“日本民意”为由为参拜靖国神社辩解。这些现象的反复出现,对中国民众对日本右翼反感的“扩大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人们心目中产生了这样一种印象,即“日本人的历史认识都与右翼一样”。在互联网上,先是产生了“日本人根本没有反省历史”的说法,继而出现了“日本人就是恶劣民族”的种族主义观念,继之又有了“灭了小日本”、“中日必有一战”等极端激进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