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需要“密篱笆”
[ 2007-06-04 10:55 ]

·“以经促政”在印中间作用有限

记者:在中日关系中,有个概念叫“以经促政”,意思是通过发展经济关系,来推动政治关系的发展。那么既然您提到中印之间经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但政治方面没有完全正常化,那中印之间“以经促政”能否发挥作用,推进中印政治关系的完全正常化呢?

谢钢:中日关系和印中关系存在差异,实际上后者的正常化程度要比前者更高。中日之间有不少历史问题存在,但在谈到印中关系时,经常用的表述是“历史遗留问题”,而印中首脑之间的互访要比中日之间更频繁。

我承认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确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比如说日本的大公司在中国进行投资,他们在国内政界有自己的支持者,能对执政的自民党施加政治影响,避免政治关系影响经济关系的发展。就印中而言,很多印度大企业现在也在中国进行投资,总额大约为9.54亿美元,但中国在印度的投资根据中国官方数字是4300万美元。所以两国之间的投资存在差距,相互投资额加在一起也没超过10亿美元,数目并不大。

如果从双边贸易层面来看,近年来印中贸易额不断增加,到去年已经达到了24-25亿美元的水平。对于中国,印度只是它第13大贸易伙伴,但对印度而言,中国则是它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这种局面从某种层面上也对两国的政治关系产生了一些影响。

记者:那如果中印两国的经贸关系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您认为它会对推动两国政治关系完全正常化起作用吗?

谢钢:我不是很肯定,因为政府都会受到商业游说势力的影响。但在印度情况有些不同。虽然印度各家政党接受商界的捐助资金,但外交部和商界之间却没有建立起像日韩那样的关系,也就是说来自商界的压力并不大,没有受到商业游说势力多大的影响,所以在国家利益问题上会出现一些不同的观点。印度商业势力影响政治还需要一些时间,尽管目前在某些观点上这种影响力已经存在。比如2003年瓦杰帕伊总理访华时,随行的有150名商界人士,所以这也反映出了某些变化,也反映出了商界的某种影响力。

还有,印中两国的贸易关系还处在相对初级的阶段,进出口商品还主要集中在原材料之上,低技术产品占多数。想要实现类似中美中日贸易那样的高水准,印中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此外,印中两国在对待双边经贸关系上也存在差异。比如说中国希望建立中印自由贸易区,但印度希望的是签署地区性的贸易协定。

记者:这之间存在什么差别?

谢钢:区别是自由贸易区存在零关税,而且很可能会和边界问题相关。因为在谈到自由贸易时,就要牵涉到要设立海关。而海关的设立就会引入主权的问题。也就是说,在边界问题解决之前,你是无法设立海关的。

而且,就印中间贸易路线而言,绝大多数的贸易都是通过海路,而不是陆路进行的。

 1234567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