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专家:航空母舰目前还无法替代
[ 2007-07-19 16:35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

·在现代局部战争及未来海空作战行动中,航空母舰仍将是一种无法替代、更无法超越的海上作战平台,是目前尚无可替代的武器

·发展航母是一个大国在发展进程中无法绕开、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只要正确地对待它、适时地发展它,就能趋利避害,获取效益最大化

进入新世纪以来,不少国家加入研制和建造航母或“准航母”的行列,一时间航空母舰的发展大有压倒众多其他舰艇之嫌。那么,创下百年辉煌的“海上巨无霸”在未来纷繁复杂海战场上能否续写不败的战绩,能否被各式各样高新技术武器或功能非凡的作战平台所替代甚至超越,这是很多人极为关心的话题,更是军事专家激烈争论的焦点。

·几多磨难见发展

自1910年尤金·伊利驾驶“金鸟”号双翼机完成在“伯明罕”号巡洋舰和“宾夕法尼亚”号巡洋舰的起飞和降落试验后,航母作为搭载批量战机的一种全新战舰的生存基础便事实上奠定了。然而,美国、法国水上飞机母舰历经艰辛,特别是在付出沉重的血的代价之后,英国皇家海军才最终“逼”出了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即舰载机的起飞跑道与降落跑道分开的常规起降飞机母舰,由此其战斗力也大幅提高。

成功与厄运常常比肩而行。就在航母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时,一场危机也悄然而至。1918年4月,英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独立的空军军种。其首任参谋长特伦查德片面地宣扬战略轰炸机所具有压倒一切的作用,并妄言任何舰船都将被准确的高空水准轰炸所击沉。这种观点很快就蔓延到其他各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美国陆军飞行员出身的比利·米切尔准将要求美国也成立独立的空军。

1921年,1艘战列舰和2艘驱逐舰在8架马丁MB-2式轰炸机的轮番航空炸弹攻击下,相继沉入切萨皮克湾的海底。正是这次历史性轰炸提前20年为巨舰大炮敲响了丧钟,也在不经意间为航母“炸出”一条作战使用的道路来。1922年美、英、法、日、意5个海军强国签署了《华盛顿条约》,又在无意之中为航母发展注射了一针强心剂,从而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不小的航母造舰热。

然而,在二战中期前,航母仍是战列舰的配角。塔兰托之战给了航母发挥潜能的机遇。1940年英国海军动用21架老式“剑鱼”式舰载攻击机,击沉、重创了义大利海军包括3艘战列舰在内的多艘战舰,使意海上主力折损过半。此战首次正式显示航母及舰载机在海战中的巨大威力。航母开始强烈冲击着战列舰此前的霸主地位。珍珠港一战,日海军航母及其舰载机把昔日巨舰大炮时代的宠儿——美国海军大型战列舰迅速彻底地摆平。痛定思痛的美国人作战思想开始发生重大转变。航母从此当之无愧地跃为新一代“海上霸主”。

二战结束后本该风光的美国航母却又一次面临被扼杀的命运。1947年,独立城军的美国空军挟远端轰炸机出色性能及原子弹的强大威力,大肆宣扬“航母无用论”。为了扭转不利局面,美国海军专门从多艘航母上起飞了能携带远程核弹的舰载机,创下连续25小时40分不着陆飞行4800海里的纪录,以显示海军的全球作战能力。可惜,这一切都无济于事。

1949年5月,狂热支援轰炸机的国防部长詹森下令停工刚建造5天的“合众国”号大型航母,以集中资金购买B-36重型轰炸机。为此,一批海军军官公然批评国防部长,但海军航母与空军轰炸机之争最终以海军的失败而告终。多亏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美利冲突、海湾战争等战后局部战争中航母的不俗表现,美国历届总统才越来越对其刮目相看。

其实,冷战时期的美国老对手苏联的航母发展也一波三折:史达林时代曾有过两次包括建造航母在内的大舰队计划,但最终都没能实现。斯大林去世,新任领导赫鲁晓夫认为,火箭核武器的飞速发展使大型战舰成为一堆废物,航空母舰只是“浮动的钢铁棺材”。

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使赫鲁晓夫大失颜面。他这才感到航母等大型战舰的重要。为了与美在海上争霸,苏联海军先建造主要用于反潜的莫斯科级直升机母舰,后又于1970年开工建造了基辅级航母。这种被西方评论家称为“鸟中的蝙蝠”、实际上是介于航母与导弹巡洋舰之间的“航母怪胎”没法起降常规飞机。很快苏联海军就意识到基辅级的致命弱点。不久“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下水,“瓦 良 格”号和“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也接连上了船台。

尽管眼下俄罗斯海军只剩“库兹涅佐夫”号一艘航母在役,但拥有大型航母始终是俄海军挥之不去的情结。其实,不仅仅是俄罗斯,其他航母拥有国,如英国、法国等也都从本国或他国艰难曲折的航母发展历程中悟出了一个道理:发展航母是大国海军无法逾越的门槛,而没有大中型航母将无法跻身世界强国之林。


123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