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海外华人“参政热”
[ 2007-08-15 13:50 ]

百人会和促进会

华人参政的最普遍方式是投票参加政治选举。近30年来,华人在所在国政治选举中的作用和投票率普遍提高。美国华人表现尤其突出。

二战之后,美国华人人口增长迅速,至今约有200万~300万人,并且华人的受教育程度在美国社会属于上乘。在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华人也有人口增长快、教育程度高的特点。

现在,越来越多的华人领悟到,参与政治投票是表达华人社会声音、反对不公正待遇、维护正当权益的有效途径。

1987年1月,吴仙标、陈香梅、杨振宁等千名著名华裔人士发表《华裔公民1988大选宣言》,呼吁华人团结一致,为自身和子孙后代的合法权益而斗争。同年3月,近百名华人政界人士在洛杉矶成立“华人政治委员会”,掀起华人参政热潮。“从移民到选民”、“选票就是政治力量”是美国、加拿大等国华人参选意识提高的生动写照。

华人团体是推动华人参政的重要力量。1990年,美国华人杰出人士发起“美国华裔百人委员会”(“百人会”),至今已有百余位华人各界精英参加,包括政界人士陈香梅、吴仙标,经济界人士王嘉廉,教育家田长霖,建筑大师贝聿铭,科学家吴健雄,医学家何大一等人。这是非常有影响的一个华人团体,旨在代表华人意愿,反映华人呼声,与主流社会沟通对话,提高华人的社会地位。

百人会的工作,获得了很大的成功。1998年,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中国前夕,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还专门邀请百人会的6名成员前往白宫,听取他们的意见。这是美国总统在如此重要的外交问题上首次主动征询华人社团的意见。

针对2000年总统大选,美国亚裔社会以华裔为主导,于1998年成立了“80/20促进会”,反映了美国华人参与政治选举的新进展。

以往大选中,包括华裔在内的亚裔群体投票分散,常常是投给民主党与共和党的票数一半对一半,因而没有在大选中发挥应有的作用。80/20促进会意在统筹亚裔选票,争取将选票形成80%对20%的形势,以亚裔投票的明显倾向,争取候选人对亚裔权益的重视。

在2000年大选中,80/20促进会支持的民主党候选人戈尔虽然落选,但这种活动方式依然是华人参政的重大突破,促进了华人的整体参政意识。

在马来西亚,华人参政不仅通过社会团体,还组织了马华公会、人民运动党等华人政党,竞争政治权力。

印度尼西亚向华人开放社团和政党以后,华人的政党大同党参加了1999年选举,1人进入国会,20多人进入省级议会。此外,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也有以华人为主的政党。这些以华人为主的政党都强调提高华人的参政意识,促进华人融入当地社会。

与组织华人政党的方式相比较,东南亚和北美国家更多的华人则采取与其他族裔一道参加政党活动的方式。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