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环球在线首页
中文 | ENGLISH
 
 
 
 
 
 
 
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关系呈现新的发展态势
2007-09-30 15:02

和平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通过对话、协商和谈判,解决或缓和了与其他国家之间长期存在的一些分歧和争端,为稳定国际关系大局,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是中国按照“一国两制”方针,通过谈判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又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这一时期,我国同一些邻国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在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上也取得重大进展。中俄两国经过谈判,从1991年至1999年先后达成五项边界协定和议定书。这些文件的签署及勘界工作的圆满结束标志着中俄已协商一致地段的边界正式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并在两国关系史上首次在实地得到准确标示。目前,中俄国界东段还剩下两处地区的边界线走向尚未确定,双方正在继续谈判解决。中越两国经共同努力,于1999年底签署了《中越陆地边界条约》,2000年底又签署了中越《关于在北部湾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划界协定》。中印边界问题虽然仍未解决,但边境形势已得到很大改善。1993年9月,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保持和与安宁的协定》。1996年又签署《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

致力于发展新型大国关系

稳定和发展同大国和发达国家的关系,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对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90年代中期,我国领导人提出,要积极致力于发展以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大国关系。

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邻邦。1991年底苏联解体,中俄随即建交,实现了从中苏关系到中俄关系平稳过渡。两国关系从此进入相互尊重,睦邻友好的新阶段。1992年,中俄宣布互视为友好国家。1996年,中俄宣布“决心发展平等信任的、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997年,两国签署了《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声明》,2001年,两国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中俄两国认真总结了历史经验与教训,认为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不应妨碍双方关系的发展,双方都应尊重对方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两国有强烈的意愿,成为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十几年来双方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

中国领导人一贯用战略眼光和长远观点来审视中美关系,坚持以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作为发展双方关系的基础,主张按照相互尊重、平等协商、求同存异的精神,正确处理两国间的分歧,积极寻求共同利益的汇合点。1997年10月,江泽民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次访问结束了中美关系长达八年的困难局面,为面向新世纪的中美关系确定了框架和发展方向,双方宣布将共同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布什总统就任后,于2001年10月和2002年2月两次访问中国,两国最高领导人就推进中美关系达成重要共识。十几年来,中美关系几经风雨,但总的趋势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中美两国保持并发展健康、稳定的关系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中国同西欧的关系自1991年基本恢复正常之后,进入了稳步发展的阶段。中国与欧洲各国首脑频繁互访,有力地推动了双方关系的发展。1994年9月,江泽民主席在访法期间提出了中国与西欧关系的四项原则,表示愿面向21世纪,发展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1997年,中法两国决定建立面向21世纪的全面伙伴关系。1998年,中英两国也宣布建立全面伙伴关系。欧盟作为重要的地区性组织,也先后采取一系列有利于中欧关系发展的举措。1998年,中国-欧盟首次领导人会晤在伦敦举行,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强调中欧愿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随后,欧盟决定,把对华关系提升到与美、日、俄同等重要的水平,加强中欧政治对话和经贸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国同欧洲国家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均显示出良好的前景。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1998年,江泽民主席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历史上首次访问日本。中日领导人就新世纪两国关系的发展达成共识,宣布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中日关系的发展总体顺利,双方在各个领域的友好交流与互利合作不断取得进展。与此同时,我国同其他地区的发达国家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关系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发展。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