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从百废待兴到全球“制造基地”
[ 2008-11-24 09:48 ]

  开放倒逼市场经济机制不断完善

  中国对外开放的过程,也是市场经济在中国孕育和发展的过程。

  1979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特区,从此拉开了中国向开放型经济迈进的序幕。

  1984年,邓小平在南方考察时对特区予以肯定,同时我国开放14个沿海城市,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在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浦东开发开放、实行沿边开放战略后,我国对外开放在二十世纪90年代全面推进。

  对外开放成为推进我国改革的“催化剂”。1994年1月11日,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统一政策、开放经营、平等竞争、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建立适应国际经济通行规则的运行机制。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化,让更多非公企业拥有了自主进出口权,逼迫国有外贸企业不得不走上战略重组和企业转制的改革道路。

  在对外开放的大潮中,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绝对主角的整个国有企业也迈出了坚实的改革步伐,从放权让利到两权分离、从股份制试点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微观的制度创新到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30年的艰难探索,让国有企业走出了一条繁荣发展的新路。

  具有历史意义的突破是2001年11月,历经15年艰苦努力,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新成员,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全新阶段。

  经济学家王梦奎认为,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中国经济改革进入了建立与国际市场经济规则接轨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其实质,就是发展开放型经济,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为中国经济发展拓展更广阔的空间。

  在应对全球化挑战中扩大开放

  为应对不断蔓延的世界金融危机,中国在本月宣布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重大举措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

  世界银行行长佐立克说,中国政府成功利用了前几年国际金融形势较好的机会,通过吸纳大量外资来改善基础设施,这是“十分明智的决策”。中国积累的巨额外汇储备使得中国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强于其他国家,具备了在金融危机肆虐的时刻实行扩张性经济政策的条件。

  在全球化时代,中国与整个外部世界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密切联系。金融危机之下,不少外向度高的出口企业处境艰难,出口增速不断放缓的背后是相当数量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陷入发展困境。

  商务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子先说,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国未来的对外开放道路依然漫长,中国企业在技术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外贸结构将是未来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点。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新时期如何在应对全球化挑战中继续深化对外开放,引人瞩目。

  加强对外投资正成为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新特点。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对外投资快速发展,投资额已由2002年的27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265亿美元,投资目的地已经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方式也向跨国并购、参股、境外上市等国际通行方式迈进,投资领域包括资源、电讯和石油化工等行业。

  同时,中国引进外资的脚步并没有停止,但引进外资方向和结构的调整值得关注。2008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新《企业所得税法》和2007年12月1日开始实行的新《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取消了外商投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意味着利用外资方向的重大调整。

  与利用外资方向调整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对进口的高度重视。以2007年4月第101届广交会由“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正式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为标志,中国多年来的以出口为导向的外贸战略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新华网北京11月23日电 新华社记者 车玉明、韩洁、周婷玉、程云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新闻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