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变迁:电话从“摇着打”到“走着打”
[ 2008-12-02 10:45 ]

图为北京Ⅴ号卫星通信地球总站。(北京通信电信博物馆提供)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身处快速发展的时代,道别变得频繁和寻常。30年前,父母亲朋、恋人对远行者的叮咛是“一定要写信来”;上世纪90年代后,离别的嘱托变成“常打电话”。如今,书信、电话、短信、电邮、MSN、QQ总有一款适合离者抒发别情,道声平安。这就是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通信变迁。而从“摇把子”电话、电报、寻呼机到“大哥大”的全身而退,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惜别?只是,移动电话及互联网等通信手段的出现,使变迁融入传承,让消失成就永恒,告别也没有了遗憾。

  通信业是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有国民经济和社会的神经系统之称,其敏锐的触觉和传导功能,使其成为聚焦变革的最佳视角。30年来,通信的发展对整个社会宏观面目的改变深刻久远,对百姓生活的浸润和记录鲜活温暖。

  行业记忆

  改革开放30年,中国通信业的发展有几个节点。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博士将其定义为瓶颈期、发展期、变革期。曾教授说:“改革开放以来,通信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把普通消费者的需求作为基本服务对象,从而使整个产业呈现勃勃生机。”

  1978—1985年 灰色记忆

  1978年,全国电话普及率仅为0.38% ,不及世界水平的1/10。

  每200人拥有电话不到1部,比美国整整落后75年。

  80年代初,外国投资者到马鞍山钢铁公司谈投资项目,只愿意住在南京,因为当时该公司只有7条电话线路可用。该市一位副市长感慨地说:“当年,我们出门从来不敢掏名片,因为人家的电话都是七八位数了,我们的只有五位!为此我们失掉了多少投资啊!”

  一叶知秋。何止马鞍山,全国各城市皆如此,广大的农村百姓更不知电话为何物。那时,北京至乌鲁木齐的长途电话,接通率不足3%,全国长途电话有50%接不通。在北京,到电报大楼打电话的人甚至带上午饭排队。国际通信更加落后,有些外国投资者甚至坐飞机到香港去进行国际联络。他们称中国是没有电话的国家。

  经济已驶入快车道,通信产业的瓶颈制约更加显著,成为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

  曾剑秋教授打了个比方:电话瓶颈问题就像改革开放前的餐饮业,一方面人们没钱“下馆子”,另一方面想“下馆子”的人吃饭难。这种情况下,通信产业的市场化程度极低,电话往往同特权、奢侈性消费联系在一起,尚没有进入日常消费领域。而一方面是通信业的垄断经营,另一方面是体制上的产品经济模式和国家贫穷落后现况,因此,开放通信市场无从谈起。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新闻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