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攸关的文字:改革开放30年影响中国之文本
[ 2008-12-16 09:30 ]

命运攸关的文字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改革是一次摸着石头过河的尝试,因此即使是纸面上的“真经”,也难免被打湿。

  但是纸面上的东西并非没有意义,它们构成了人们生活的语言和制度环境,决定一个人遵照某种途径思考和行动。当我们说到“改革故事”和“改革话语”,我们不仅指的是真实中发生了怎样的情节,更重要的还是故事怎样讲,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讲。而讲故事的依据便是30年中形成的一份份文本,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方面。

  这些文本中最具权威性的自然是出自官方的文件和法律。但除此之外,我们特别注意的是那些源自民间智慧和热情,又登临庙堂、引发广泛社会关注,构成了改革开放某个阶段内在动力的文字。从诞生于医院走廊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到“愤青”崔健的歌曲《一无所有》,从资深记者凌志军、马立诚的畅销书《交锋》到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的《给总理的一封信》,这些源自民间的文本最后站在了时代思想感情的高处,影响了一代人的生活,助力了时代进程。

  自然,它们首先改变了当事人的命运。

  改革开放30年影响中国的文本

  书生胡福明的庙堂之旅

  他准备走向监狱,却进入官场

  “一无所有”的呐喊

  八九十年代集体回忆的渡口

  交锋尚未结束

  马立诚曾被网民封为头号大汉奸

  最牛乡党委书记的转身

  我就像买彩票的人,幸运的是我中了

(来源: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相关新闻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