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之起居:说说空间
[ 2008-09-23 16:48 ]

 
王文澜是《中国日报》资深摄影记者。2002年至今一直担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在过去的30年,他不断地用镜头记录下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人的一些小习惯往往不会改变,哪怕其他的事物都变了,甚至是国家的政策也一改再改。

 
摄影记者:王文澜

人们晾晒衣服的习惯就是这样一种“仪式”,这从王文澜先生1983年拍摄的黑白照片中就可以看得出来,画面里是江西省老工业城景德镇的一个工薪阶层居住区。我们将镜头快转,再来看一下2004年拍摄的这张彩色照片,这是浙江港口城市宁波的一栋新建住宅楼,房屋外面依然挂着很多衣服。

 
摄影记者:王文澜

虽然人们晾衣服的习惯没怎么变,但洗衣服的方式却有了大不同。八十年代初,中国有洗衣机的家庭还不是很多。而现如今,城市里几乎每一个家庭都用上了洗衣机。尽管很多人在节省用电,但还是有一部分家庭有烘干机,而且家电商店里很少有滞销的烘干机。

在洗衣服的背后,还可以看到其他的不同之处。1983年,照片里这个工薪阶层的居住区以及中国其他地方的很多住房都像贫民窟。那些房子窄小而破旧,密密麻麻挤在一起。很多父母都跟孩子住同一个卧室,甚至等孩子长大了也依然如此。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自行车停在门外,放在外面的经常还有一些大型工具。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就算是有洗衣机的人家,家里也未必有地方放。

我们这张彩色照片里的居民楼,虽然再普通不过,今天中国的任何一个城市都是如此,但至少它有了让人们可以整齐地晾晒衣服的空间。

不过,说到空间还得用面积来衡量。过去的30年中,中国城市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扩大了近4倍,而且每家每户都买得起洗衣机也意味着他们有更多的空间来放置大件和其他物品了。

英文原文:A case of space

(作者:《中国日报》YOU NUO 编译:王妮娜)

 


 

相关新闻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