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文化战争:为何攻击历史遗产?

2013-06-03 11:16:28 来源: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进入现代社会,当伊拉克的文化遗产又一次面临冲击的时候,世上已经有了国际法,能适时保护其文化财产。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就是为保护文化遗产而成立的组织之一;与此同时,《海牙公约》针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做出明确规定,划定了武装冲突中可行与不可行的界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罗尼•阿梅兰(Roni Amelan)说: “这项工作已经完成,现在要通过具体的法律文书传达这样一个理念:文化遗产非常重要。”

第一次海湾战争(1990年—1991年)之前,有关部门已经给那些主要的遗址安排了资金。文化遗产专家帕特里克•博伊兰(Patrick Boylan)说:“五角大楼成立了一个顶级的国际咨询小组,确认史前、历史和基督教的遗址,并努力保护它们。”

但是,2003年伊拉克战争前,美国国防战略家们“误判”了整个形势。波伊兰(Boylan)称,那些负责美国国防战略的人以为伊拉克人欢迎他们入侵巴格达,并推翻萨达姆•侯赛因(Saddam Husseim)政权,于是忽略了专家们针对文化遗产和军事计划提出的意见。

2003年,美国和波兰军队在古巴比伦遗址上建立了军事基地。这个问题更复杂了。这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所在地,萨达姆本想将此处建成为自己歌功颂德的场所,让自己能与“传说中的先王们”齐肩;所以这里已被他毁得乱七八糟了。美军来到这里,并不是想蓄意破坏文化。但他们承认,他们在这一团糟中也有责任。

有时候,某些东西越有价值,就越容易成为攻击目标。

波伊兰说,从20世纪可以看出,针对象征文化认知事物的蓄意攻击行为越来越多,“经常还伴随着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

2001年,塔利班蓄意炮轰阿富汗的巴米扬大佛(Bamiyan Buddhas),震惊世界。

当时,塔利班说这些雕像代表着偶像崇拜行为,不符合伊斯兰教义。他们说:“有什么大不了的。这些雕像只不过是泥塑石刻的玩意罢了。”这些雕像雕刻于6世纪,当时巴米扬是一个佛教圣地。

可国际社会并不认同。对此,塔利班分子辩解称,在阿富汗人急需人道主义援助的时候,还有人花那么多钱去保护雕像。塔利班表示:“如果你们要用经济制裁摧毁我们的未来,就没有资格关心我们的文化遗产。”

全球历史遗产基金会(Global Heritage Fund)的温斯•迈克尔(Wince Michael)说:“攻击这些遗址,往往意味着攻击族群特色和族群文化。两种文化间的冲突似乎更为重要,所以人们想要摧毁这些身份的象征。”

相关报道


编辑:王琦琛 标签: 文化 文化遗产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