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33年的德国,纳粹焚烧“非雅利安”出版物的场景随处可见。
焚书时产生滚滚浓烟,宣告了知识分子和革新者写下的文字彻底毁于一旦。
1933年5月10日,在柏林等地,德国学生成群结队地销毁了两万多部所谓的“非德国人”(Un-German)著作。这不仅表明纳粹政权要从物质层面销毁书籍,更要发动一场意识形态领域的战争。
海明威、海伦•凯勒、弗洛伊德、甚至爱因斯坦等人的著作都被收缴,集中起来,付之一炬。纳粹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Joseph Goebbels)宣布:“现在,极端的犹太知性主义终结了……”
不过,这样的举动在历史上并非首次出现。回顾整个历史,文化一直是攻击的对象。
如捷克历史学家米兰•胡布尔所说的:“给一个民族洗脑的第一步就是删除大家的记忆,摧毁这个民族的书籍、文化和历史。
“然后让一些人写出新书,制造一个新文化,虚构一套新历史。在不久的将来,这个民族就会忘记了现在和过去。
“在外面的世界,人们忘得更快。”
但是,纳粹的做法激起了极大的民愤,军队里也有人反对。第三帝国(the Third Reich)企图破坏所有文化,但没有成功。如此一来,就算他们觉得有些文化碍眼,属于消灭的范畴,但无法越界,只能停步不前了。
作家和遗产顾问罗伯特•贝凡(Robert Bevan)说:“文化清洗往往是种族清洗或种族灭绝的一个方面。它并不仅仅是杀害一个族群,而且还要抹杀他们在一个地方生存的权利,拔掉他们的根基,一笔勾销他们生活于斯的历史证据。这是要灌输一个概念:某个族群不属于这里。”
尽管纳粹无法彻底执行他们的计划,但是在另外一些方面,他们达到的成效远超想象。
公元8世纪到9世纪,阿巴斯王朝(Abbasid Dynasty)在巴格达营建智渊阁(Bayt al-Hikma),收藏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经典著作的译著共计一万八千多卷。这是一座知识殿堂,吸引了伊斯兰世界里最睿智的学者们。
1258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旭烈可汗(Genghis Khan)身先士卒,率军攻陷了巴格达;智渊阁则成为他的眼中钉,最终被摧毁。据说,底格里斯河里当时漂着团团黑色,那是手稿被扔进河里后脱落的墨水;还有红色,那是一路追随而来的科学家和哲学家的鲜血。
巴格达的沦陷使得伊斯兰科学研究倒退了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