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两会:他们的提议故事(组图)

2009-03-11 16:41

冯骥才:我最关心的还是中华文明的传承

“现代化的速度太快,我们千姿万态的文化,大地上的文化,迅速消失,让人心疼。”冯骥才不无忧虑。由于一年四季都在全国各地跑,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今天去了某村落,再过两年,这座村落没有了。

作为中国文联副主席,这些年来,冯骥才一直关注文化方面,特别是关于中华文明的传承问题。这几年,我们多了一个关键词:“文化遗产”,或者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2006年,文化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家委员会(冯骥才担任主任)通过国务院向国人公布了5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到今天,已经累计公布了1000多项。

事实上,冯骥才认为,应该不止一万项——但是,它们每天都在减少。更严重的是,一旦进入了名录,就会马上被资源化,开发者像发现矿产般伸出了手。“我们的文化实际被浅薄化、初级化。那些容易被商业化的部分,成为卖点、被拉到前台,比如民俗的表演,手艺等。我们的文化被肢解、稀释着,实际是破坏着。”

冯骥才在贵州时,亲身经历了这样的事情,传闻中美丽的山寨竟是被当地人用彩色油漆涂得花花绿绿,不仅遮盖住了原有的历史信息,失掉了特色,更坏的时,它已经无法再改变回去。问题出在哪?冯骥才觉得关键是没有专家参与——于是就有了他的提案,提案说:“我们的文化遗产开发,必须有专家的参与。”

韩美林:我关心的是教育的含金量

一次偶然的经历,让韩美林心里打翻了五味瓶:他送给两岁的小孩子一个福娃玩具,一会儿小孩子回来了,再请他签字,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就值钱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就是教育,教育国,一直是教育,搞教育,而德放在头里。我们现在的孩子,首先一个,我给他弄个福娃他都让我签字值钱,他都懂得这个概念,我感觉挺可笑的。”

在节目录制现场,韩美林也是忧心忡忡,教育问题,一直是他心头上的一个事。“我感觉教育的含金量不但没有提高,还降低了。”

韩美林认为,眼下高校盛行的合并之风,并没有带来实质上的改变。“组合是一种形式上的组合,没有体现在内容上,没有在‘学生到底能学到多少东西’上下工夫。我认为,搞教育部一定是教育专家,但教育专家不不一定会教育。”

怎样才是好的教育和学习?借用他对“学英语”的态度:“你要想办法别光学会英语,英语只是一种手段,一种交流的方式,不是你的本事,我希望大家能学点本事。”

其实,这已经是《艺术人生》第三次邀请两会委员和代表走进节目录制现场,和观众朋友一起分享他们的提案以及背后的故事了。面对2009年即将迎接的挑战,委员们的言语中流露出比以往更多的责任和承担,他们的提案也越加贴近群众,符合民意。

节目录制尾声,主持人朱军也回归了他的政协委员身份:“我想我们今天站在台上的所有的人,无论是代表,还是委员,请大家相信,我们心里揣着‘爱’这个字。”他号召大家合影留念,影像定格,朱军说:“让我们记住今天的聚会,这张照片将见证我们也将记住我们所承担的责任。”

( 编辑:霍默静 来源:中国网 )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图说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