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海南飞出的奇迹

2012-03-29 18:00:03 来源:海南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另类 一只奔跑的鹿

1993年5月2日,一只印着奔鹿航徽的波音737飞机,从海口大英山机场起飞,首航北京。

奔鹿,源自海南“鹿回头”的美丽传说。它寄托着海南人殷切的期望!

奔鹿,从地面到天空,见证了海航从不可能到可能的第一步。

喝着市场乳汁起飞的海航,注定一开始就是个“另类”。

小飞机开飞,支线切入,是一般新进入地方航空公司的惯例。采取这样的战略,可以避免与资源雄厚、市场份额和规模很大的航空公司正面交锋。但海航一反常规,力排阻力,实施大飞机开飞,干线切入,直接进入主航道竞争,创下了当年运营当年盈利的纪录。

服务,长期是民航业短板,而它却成了海航的“王牌”、立足的资本。由于海航“店小二”的定位,“上帝”们坐在家就能收到它送上门的机票,一路上,旅客享受清新自然的微笑。

1994年春节前夕,一批送外培训的飞行员学成回国,按规定他们在香港转机返回海口,其中两人想到第二天就过年了,春节要放假,便擅自飞回了北京。春节后,花20万美元培训的这两位飞行员,收到了海航的除名通知。海航的理由是,决不能将数百名旅客的生命安全交给缺乏责任心的人。

安全、正点、优质服务,民航的品质。飞行安全第一,航班正常率第一,旅客服务质量第一,海航空前地在民航业界一年内创造“三项第一”。

在许多人还不知道融资是何物时,被现在津津乐道的海航资本运作,却在这时,被发挥到极佳的状态。

1995年,因为需要资金扩展经营,陈峰游走华尔街,其中故事被无数的版本流传,但2500万美元投到海航,使海航成为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航空公司,却是不争的事实。其后,中国资本市场的所有机会几乎都被海航抓住:法人股、STAQ、B股、A股、外资股、H股……

起飞第一年,财务制度、财务报表,便请国际著名的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协助制定和审核,在企业财务管理上全面引进国际通行准则。这一步,为海航在资本市场上拼搏赢得了3年以上的先机。

1995年,谋定而动,实施“毛细血管战略”,开辟中国支线市场。这一步,以整整5年的提前量,耕耘出中国支线航空一片天。

房地产泡沫破灭、海南金融业萧条、民航全行业亏损,“另类”海航,却创造了年年盈利的奇迹。

市场细分、产业布局、集团搭建,“另类”海航,将用后来的战果回答,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战略决策。

起飞头几年,是海航不能轻易翻过的一页。在这一页里,海航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和先进的内部管理;在这一页,海航塑造了自己的个性和品格。这一页,是海航未来的逻辑。

“一只强健的鹿在热带丛林中奔跑,寻觅着通向自由的路。”1995年3月15日,路透社报道海航说。

危机 不做大就被吃掉

成长,不会一帆风顺。

到1999年,海航的总资产达66亿元,总收入达18亿元,品牌价值不断提升。海航,初创成功。海航,已让人刮目相看。

然而,凭着几年在市场上摸爬滚打练就的敏锐,此时的海航,却嗅到了危险来临的气息。

“一个行业的利润太高,意味着整合的出现。”李先华说,“我们要在整合来到之前,做大做强,一旦整合开始,我们整合别人,不能让别人整合我们。”

2000年,海航集团成立,它的网络开始铺开,它的产业已经搭建,它的航徽由奔鹿,换成了鲲鹏,鲲鹏扶摇直上,将带领海航飞向“379”:3年内成为国内旅客首选航空品牌;7年内成为亚洲著名航空品牌;9年内成为世界级航空品牌。

如果创业时的那个梦,让人不敢相信。那现在,梦想,有了它生长的基础。

接下来的情形果然如海航所料。这一年,民航并购重组大幕拉开。惊心动魄的大鱼吃小鱼生死之战打响。

“过去几年,有人曾认为海航发展太快,然而,现在这种快速已在企业的生存奋斗中得到实践、验证、肯定。”《航空运输世界》这样报道。

迅速地,海航宣布收购位于西安的长安航空公司。紧接着,海航又收购重组中国新华航空、山西航空、海口美兰机场……

疾风暴雨的并购重组后,一些当年与海航同时出道的民营公司,要么已被“三大航”吞并,要么偏安一隅,要么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而生存下来的海航,却成为中国第四大航空公司,完成了“379”目标的第一步。

就在海航备足干粮卯足劲大步前行时,2003年“非典”不期而至,这场灾难,使连续10年盈利的海航,第一次尝到了亏损的滋味。

“每架飞机每月租金40万美金。飞机停飞,每架飞机二三十人没事干,惨不忍睹!”李先华说。

危难时刻,又是海南省伸出援手。发展起来的海南,今非昔比,这次拿出15亿元,大举注资海航。此举,不仅帮助海航挺过“严冬”,而且直接促成其构建了海航的航空企业群——大新华航空。“大新华”是“379”的进一步深化。“大新华”是海航走向“世界级”的重要一步。“大新华”承载海航创建中华民族世界级航空品牌的梦想。2007年,“大新华”展翅飞翔。此时,见证了海航辉煌灿烂历史的鲲鹏,被大鹏金翅鸟代替,后者意在为中华民族而振翅高飞,其心无界,其势无穷。

然而,接踵而来的金融危机,使民航业再次受创,“三大航”获国资委巨额补贴,海航这次的“贵人”,还是海南省政府,还是注资15亿元。凭着这有力的援助,凭着之前的未雨绸缪和之后的准确把握,海航化危为机,多方出击,借势成长,再创奇迹。2008年到2011年,全球经济最为动荡的4年间,海航的航空网络遍布全球,海航的产业集群矩阵发展,海航所创造的收入总额超过2500亿元,几乎是1993年到2007年收入总额的3倍,这4年相当于再造了两个海航。

编辑: 张少虎  标签: 海航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精彩热图

6000朵玫瑰插马桶,美院教授另类示爱引热议

枣庄抓获白色母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