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疯狂"猪肉变"寒心"猪价 暴涨暴跌谁惹的祸

2012-05-06 11:25:00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5月3日,在广西马山县白山镇新民村,农民在购买猪仔。新华社记者黄孝邦 摄

十年猪价三“轮回”,“猪周期”愈演愈烈

生猪价格每隔几年就会规律性波动一次,被业内人士称为“猪周期”。梳理近十年的猪价变化,大致有3个“猪周期”,“过山车式”价格变动剧烈。

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认为,这三个“猪周期”分别为2003年至2006年,2006年至2010年,2010年至今。

从生猪价格监测图看出,2006年以后,生猪每公斤价格波动价差大约由4元扩大至10元以上。

专家认为,散养户过多、供求“两张皮”、调控不科学等因素加剧了“猪周期”波动。

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吴秋豪表示,当前散养仍占广东和我国生猪养殖的大部分比重,容易造成“行情好时一哄而上、行情差时一哄而下”,加剧生猪存栏量波动。而生猪出栏量每变动一个百分点,就将可能引起后期猪价六七个百分点的波动。

专家认为,供求“两张皮”也导致猪价波动加剧。美国、日本等国家猪肉价格波动较小,一个重要原因是根据国内消费量来确定生猪养殖量,供求保持基本平衡就能保持价格稳定。而目前我国供求不对接,需求相对固定而供给变化较大,容易导致猪价暴涨暴跌。

相关调控滞后,也导致猪价大幅波动。“近年来,我国出台能繁母猪补贴、收储冻肉等相关政策,促进了养猪行业健康发展。不过,有时有关部门的调控信息迟,反而加剧了市场波动,让我们无所适从。”山东滨州一位养猪20余年的养殖户说。

这位养殖户认为,猪价“波峰”时,仅靠赚取的“超额利润”就能吸引养猪户自动扩大规模,并不需要出台“能繁母猪补贴”等刺激政策,二者叠加将导致生猪存栏量畸形大增,为后市猪价大跌埋下“伏笔”。另外,猪价“波谷”时,仅国内供应量就已经超过了需求量,若此时再从国外进口猪肉,无疑将进一步打压猪价,加速养殖户清栏,将大幅推高后市猪价。

编辑: 于姝楠 标签: 暴跌 新华视点 猪肉价格 暴涨 猪周期

精彩热图

世界各地的壮观闪电奇景

卧龙大熊猫野化培训二期项目进入第三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