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上山下乡”再次风靡 各省干部争相住村种地

2012-06-19 15:45:58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重拾“鱼水情”

提起改革开放之初的下乡经历,年近七旬的郭文斌有些怀旧。上世纪80年代,郭文斌在山西省平鲁县(今朔州市平鲁区)担任县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大包干”之初,郭文斌长期在农村蹲点调研,率先试行的“党员联户制”曾受到中央高层的关注。

“天天和老乡们在一起劳动,一盘土炕上,老乡吃什么我们跟着吃什么,每天给老乡交3角5分钱和1斤2两粮票。时间长了都成了无话不谈的哥们弟兄。”

虽然已离休多年,但郭文斌能感觉到,现在经济高速发展,交通、通讯更加便捷,但干部与群众却疏远了。

事实上,从中央到地方,重塑干群“鱼水情”已成当务之急。在新一轮的干部下乡热潮中,全国众多省份重新将“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甚至“四同”(加“同学习”)作为干部下乡的铁律。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曾对“山西7万干部下基层”高度评价: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体现了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到人民中去,拜人民为师的执政理念……

从去年10月开始,西藏在全区开展了为期3年的“深化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从自治区、地、县、乡四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驻藏中直单位和武警部队选派了两万多名干部,组成5451个工作队,进驻西藏所有行政村和居委会开展工作。

如今,在西藏广袤的乡村牧区,各族干部正扎根基层,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建立起鱼水深情。

为了让下乡扶贫工作不摆架子、不走过场、不给百姓增加负担,河北省委、省政府对工作队作出“自带行李、自办伙食,每月在村庄工作时间不少于20天”、“对口帮扶一定5年,不脱贫不脱钩,不致富不撤离”等硬性规定。

“过去干部下乡,陪同人员多,成本高还听不到真正的声音。现在,干部们如果能长期扎下去,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将会对干部作风转变以及密切干群关系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吴国宝表示。

“下乡带着真感情,何须专门去维稳”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村改革掀开大幕,“大包干”这种家庭联产承包制度取代了人民公社,农村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规模宏大的干部下乡住队(生产队)工作也在这一时期宣告结束。

郭文斌告诉记者:“干部下乡一直是我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法宝,过去是,现在还是。改革开放前,干部下乡力度比较大,主要是抓生产。(上世纪)80年代后期力度就有所弱化。”

即便如此,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全国各地仍将干部下乡视为农村工作的重要抓手。

为了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改善农村社会风气,密切党群、干群关系,1996年12月,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农业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次年,“三下乡”活动在全国正式开展。

着眼于农村文化、科技、卫生的“三下乡”,是为了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改善农村社会风气,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其中,各级干部和大中专学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仝志辉的印象中,“三下乡”活动是中央层面组织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国性下乡活动,中央各部委虽然每年也会派出扶贫工作队到贫困地区,然而,“三下乡”的规模与力度有限,下乡帮扶仍是地方“唱主角”。

《中国经济周刊》从山西省委下乡办了解到,从1990年山西省委派出第一批农村工作队至今,已经累计派出23批工作队,但前期工作队的重点工作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领域,兼顾产业开发。如今,新“干部下乡”的工作重点已转向帮低收入农民增收。

对于当前席卷全国的新“干部下乡”运动,外界大加赞赏,但坊间也掺杂有“维稳”的解读。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召开期间,河北省委书记张庆黎直面媒体,坚决否认了“万名干部下乡维稳”之说,称是真正帮助贫困农村。

吴国宝坦言:“如果干部下乡带着真感情,农民的诉求渠道就会顺畅,矛盾自然也就化解了,何须专门去维稳。”

编辑:许婧 标签: 上山下乡 省委书记 农业 农民 脱贫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海上联合-2015(II)”中俄海上联演开幕

世界上最大的扫雷游戏

“天衣无缝”颠覆传统制衣技术 惊艳米兰世博会

妹子约炮被看脸世界打败

精彩热图

河南情侣重现胜利之吻

遇到这样处女座妹子就娶了吧

天津滨海新区危险品仓库爆炸 现场附近一片狼藉

重庆女子开流动瑜伽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