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吴尊友:为什么说艾滋病正在变成一种慢性病?

2012-10-11 09:56:53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保护好自己和家庭,就是为艾滋病防治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中国青年报:在艾滋病防治上,我国的整体水平怎么样?

吴尊友:我国在艾滋病防治的“硬件”方面,如诊断试剂、治疗药品研制等,与欧美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但在社会科学和综合防治管理等“软件”方面,我们处于世界前列。一些被证明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很快在全国推广,并纳入各地政府的考核指标中。近年来,我国新发艾滋病感染人数一直控制在较低水平,2007年为5万人,2009年和2011年均为4.8万人。

中国青年报:现在艾滋病防治的难点主要有哪些?

吴尊友:社会歧视仍然严重,我们还没弄清楚消除歧视的有效方法。目前艾滋病防治的工作团队,以生物医学背景的人为主,面对艾滋病人的心理、社会歧视等问题还存在短板。同时,城市化带来的人员流动性增加,婚前、婚外性行为逐年上升等因素,使得艾滋病毒可能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给他人。

中国青年报:普通人能为艾滋病防治做些什么?

吴尊友:首先还是要了解艾滋病的一些基本知识,能采取自我防范措施。保护好自己和家庭,就是为艾滋病防治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另外,不要歧视艾滋患者,或者传递未经证实的信息。

预防艾滋病要守好三道屏障。第一道屏障是安全套、杀微生物剂。一对异性夫妻,一方是艾滋病感染者,一方是健康人,如果性行为中坚持用安全套,10年间感染机会小于10%。第二道屏障是性病治疗。一个人如果得了性病,就意味着皮肤黏膜发生了炎症,艾滋病病毒就更容易穿过黏膜,顺利进入体内并繁殖。所以发现性病一定要及时治疗。第三道屏障是高危行为的前、后预防。如果能够预测到高危行为,最好提前服用抗病毒药物;如果已经发生了高危行为,短时间内服用抗病毒药物的阻断作用也非常明显。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精彩热图

卧龙大熊猫野化训练毕业

泰山十一人满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