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住院人均花费6632元,相当农民一年收入。
编者按
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降低药价是关键。为此,14年来国家发改委29次降低药价。然而引人关注的是,原研药这一只在中国特有的品种却在降价中多次被若有若无地“忽略”了,是主管部门没看见,还是另有隐情?
我们无从得知。但我们知道的是国家发改委曾制定《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试图取消原研药的价格特权。但两年过去,意见还在征求阶段,政策仍然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是什么使得《药品价格管理办法》一征求意见就征求了两年?我们不了解主管部门是否另有苦衷。我们看到的是,占据市场约三分之一的原研药仍然在理所当然地享受着高价格高利润,而患者们却承受着不能承受之重。
我们想知道的是,为什么进口药过了专利保护期依然可以享受价格特权,为什么国产药不能享有与进口药同等的公平竞争权?
改革开放30多年了,外资、外企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在竞争领域仍然有许多不平等条约。当年为了吸引外资而制定的种种优惠政策,不仅有国家级的也有各级地方政府的,这些政策在当年确实在吸引外资中起到了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发展,造成越来越多的不公平。我们认为,这其实不仅有违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而且也不利于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有消息称,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或将公布新一轮药品降价方案。这将是近14年来的第30次药品降价。
在医改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上,药品降价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这么多年的药品价格攻坚战中,一直享受单独定价政策的原研药可谓一个“特例”。
其实在国际上并没有原研药的概念,药品只分两种,专利药和仿制药。在我国,则有原研药这一特殊概念。所谓原研药指的是过了专利保护期的进口药。由于享受单独定价政策,这部分药品与国产仿制药的价格相差少则数倍,多则数十倍。
原研药该不该继续享受单独定价政策?这个问题在医药界已经争论了10年。如果这些过了专利保护期的原研药能与国产仿制药同场竞争,将可能大幅拉低药价,从而让消费者得到最大的好处。
2010年6月,国家发改委曾制定《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试图取消原研药的价格特权。但两年过去,这个管理办法始终未见落地。
中国青年报记者与国家发改委取得联系,被告知《药品价格管理办法》依然处在征求意见阶段,何时能出台没有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