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校园公选课,旁听的学生有时竟比选课的还多,蹭课者除了外校学生、社会人士,甚至还有校内的教授———南开大学的“书法与篆刻”创造了公选课的“高票房”,这让任课教师刘运峰自己都颇感意外。
以往大家对校园公选课的刻板印象常常是“为学分而学”,有时候同学们硬着头皮修完一学期的课程,连开课老师姓甚名谁都弄不清楚。提不起兴趣,让公选课甚至成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之外的“累赘”。
而“书法与篆刻”却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和追捧。一间专门改造的“书法小屋”,学生坐在其中习书听法,每周两课时,被同学们称作“最快度过的时光”。
“书法小屋”中“对话古人”
“书法与篆刻”的诞生,是直面“汉字危机”的产物。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普及,国人越来越多使用智能手机、计算机等电子产品,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提笔忘字、不会书写成为现在年轻人常有的窘态。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开设“书法与篆刻”课程的想法一经提出,立刻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校团委提供场地,教务处提供经费购买设备,一间“书法小屋”很快在学生活动中心建成了。
小屋里的布置,都是为了方便同学们“挥毫泼墨”。又长又宽的桌子,可以让宣纸平整地铺在上面,两个不锈钢水池,方便同学们清洗笔砚。小屋的中央,设有一长条展台,展出刘运峰收藏的名家字帖。为了让屋子显得更有书法底蕴,他亲手书写了几幅作品悬挂于墙壁。
今年年初,“书法与篆刻”首次开讲。考虑到师资和场地限制,再加上具有试验性质,刘运峰只申请了20个选课名额。结果同学们的踊跃超乎想象,20人很快报满,没选上课的同学成了“旁听生”。
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生王晓南平时功课很紧张,却特意抽出一下午的时间来旁听。她说,自己学的是中文,更有责任把字练好。练字是自己的心不断静下来的过程,课上写字可以心无旁骛,只去思考每一笔的走向,把每一笔都当做一个小世界来对待。对比几个月前的习作,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进步着,很有成就感。
有意思的是,选上“书法与篆刻”的同学中理工科背景的占了多半,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鲁延嗣就是其中一位。他说,天天和电脑打交道,用毛笔写字成了自己休闲的方式,经过刘老师的指点,逐渐了解了一些笔画结构和书法章法。书法讲究的功夫,不会一朝一夕练成,自己还要不断加强练习,坚持下去。
刘运峰对同学们说:“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是音形意美的统一。书法对个人来说是个人素养,对整个中华民族而言,意味着文化传承。传播书法艺术,应该是现代人义不容辞的一项使命。”他告诉同学们,每一次临摹古人的作品,都是一次与古人的穿越“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