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必须充分发挥城市的作用,把城市首先是大中城市建设成为多功能的、现代化的经济中心。城市也一定要简政放权,政企分开,并敞开大门,实行全方位开放,不仅为本城市服务,还要为周围农村服务,为它所联系的整个经济区服务。
(三)加快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社会主义的市场体系,不仅包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等商品市场,而且应当包括资金、劳务、技术、信息和房地产等生产要素市场;单一的商品市场不可能很好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社会主义的市场体系还必须是竞争的和开放的;垄断的或分割的市场不可能促进商品生产者提高效率,封闭的市场不利于发展国内的合理分工和促进国际贸易。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必须积极而稳步地推进价格改革,理顺商品价格和各种生产要素价格。要逐步建立少数重要商品和劳务价格由国家管理,其他大量商品和劳务价格由市场调节的制度。进行价格改革要同调整收入政策相配合,保证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水平不致在改革中下降,并随着生产的发展逐步提高。积极发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新型商品流通组织、外贸组织、金融组织和技术、信息、服务网络,促进市场发育。加强工商行政管理和物价管理,严格执行市场管理法规,形成正常的市场秩序。
(四)逐步健全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经济调节体系。
宏观调节与搞活企业、搞活市场三者是统一的,缺一不可。离开了宏观调节,市场会乱,企业也会乱。但是,采用原有的直接管理方式,对生产要素实行调拨分配,企业没有自主权,市场难以形成,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也无法建立和发展。因此,必须从有利于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优化产业结构出发,加快宏观经济管理方式的改革。计划管理的重点应转向制定产业政策,通过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杠杆,促进产业政策的实现。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银行在宏观经济调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按照货币流通规律适当控
制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家银行为主体,发展多种金融机构,运用多种方式和多种金融工具,聚集和融通资金,以推动经济的协调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改革财政税收体制,根据公平税负、促进竞争和体现产业政策的原则,合理设置税种、确定税率;在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范围的前提下实行分税制,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国家、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利益关系。
在一定时期,国家对极少数重点建设工程和特殊企业,以及某些重要而又短缺的商品,仍需保持必要的直接控制,但也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改进控制方式。
抓紧建立完备的经济法规体系,并加强司法、严肃执法。对企业、市场和各经济部门,都要实行必要的监督、管理,整顿和加强财经纪律,以保护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的全局利益。
(五)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继续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应以公有制为主体。目前全民所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份,不是发展得太多了,而是还很不够。对于城乡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都要继续鼓励它们发展。公有制经济本身也有多种形式。除了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以外,还应发展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联合建立的公有制企业,以及各地区、部门、企业互相参股等形式的公有制企业。在不同的经济领域,不同的地区,各种所有制经济所占的比重应当允许有所不同。
私营经济是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成份。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它必然同占优势的公有制经济相联系,并受公有制经济的巨大影响。实践证明,私营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生产,活跃市场,扩大就业,更好地满足人民多方面的生活需求,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必须尽快制订有关私营经济的政策和法律,保护它们的合法利益,加强对它们的引导、监督和管理。
中外合资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应当切实保护国外投资者的合法利益,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
(六)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和正确的分配政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除了按劳分配这种主要方式和个体劳动所得以外,企业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就会出现凭债权取得利息;随着股份经济的产生,就会出现股份分红;企业经营者的收入中,包含部分风险补偿;私营企业雇用一定数量劳动力,会给企业主带来部分非劳动收入。以上这些收入,只要是合法的,就应当允许。我们的分配政策,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对过高的个人收入,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节;对以非法手段牟取暴利的,要依法严厉制裁。当前分配中的主要倾向,仍然是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互相攀比,必须继续在思想上和实际工作中加以克服。凡是有条件的,都应当在严格质量管理和定额管理的前提下,积极推行计件工资制和定额工资制。
消费的增长持续超过生产的增长,是改革初期很容易发生的问题。它影响经济稳定,削弱经济发展的后劲,给改革带来严重困难,最终导致人民实际生活水平下降。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证明,消费膨胀势必导致整个国民经济失去活力。我们一定要长期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要坚决防止消费膨胀,保证社会消费基金的增长率不超过可分配的国民收入的增长率,职工平均工资奖金的增长率不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形成企业自我约束的机制,同时在宏观上建立一套有效的调节制度和办法。
深化改革的每一项措施,归根到底,都要有利于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当前影响经济效益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不少企业产品质量低劣。必须认识,一个国家产品质量的好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全民族的素质。各部门、各企业和全体社会成员,都要为不断提高我国产品质量而努力。
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既要革除或矫正生产关系中各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又要培育和建立发展生产力所必需的新组织、新机制和新规范。目前正处于新旧体制交替时期,经济生活中出现种种矛盾和问题是难以完全避免的。改革的深化将引起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更为深刻的调整,不可能没有阻力。我们是在经济环境还不宽松的条件下进行改革的,这又增加了改革的困难。我们经验不足,在指导工作上也难免有失误。干部队伍的素质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也还不完全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现在看来,建立新体制框架所需的时间,会比原来的估计要长一些。我们一方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大的决心,加快改革的步伐;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认识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立足于现实条件,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体制改革的内在逻辑,确定改革重点,分阶段配套进行,使改革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