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放
Flashback
天坛夜宴的回忆
2005年5月16日突降大雨,论坛开幕晚宴果然没能在天坛举办。次日,天坛祈年殿南广场,一场名为“北京之夜”的市政府招待酒会举行。
记者找到当年这场盛宴的亲历者——北京市旅游委副主任于德斌、北京燕莎凯宾斯基饭店副总经理李波。在他们的记忆里,八年的盘中餐并未在时光的流逝中褪去它的特色和气势。
在冷冻箱里穿着羽绒服做菜
天坛,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几百年来就从没搞过晚宴。
800多嘉宾,加上相关随行人员,“是一场标准的千人夜宴”,于德斌回忆说,“菜不难,难的是怎么做?用什么途径做?”
美方提出宴会方案:“两菜一汤加一份甜品,西餐套餐共计四道,外加在临近祈年殿的丹陛桥上设一场暖场酒会。”他们还列出部分嘉宾的“忌口”食物,共有16个大类、86个小类,“不吃酱油、不吃蟹、不吃辣子,还有要求素食、清真的……”
李波去现场绕一圈,心里“瓦凉瓦凉”的:“上没水管、下没水道,煤气更不可能用……好在还通电。”
大家多次开会,对每个菜的烹饪方式想办法、做试验。尝试多次,方案终于确定:“先在凯宾斯基酒店启用两个专用厨房,将所有主菜与汤,做成半熟品后,放入30多个烹饪专用的保温桶里,然后用13辆大货车,在最短时间内运到现场,再插电继续加温。”
反复试验,测算路程和时间耗费,主菜、热菜的“接力式”制作全部合格。
但甜品不可能做半成品,如冰淇淋。酒会也需要大量的冰块。于是,李波专程去天津港,租了6个四十尺的冷冻集装箱回来,在南广场上垫好砧木,把集装箱放上去当起了现场厨房,“厨师们穿着羽绒服在里面完成了包括凉菜、冰淇淋摆盘的制作,以及酒会所需冰块的存放。”
在于德斌的办公桌上,记者见到了令他颇为骄傲的“文物”——当晚放在饭桌上的、以天坛为造型的走马灯。“晚间活动,又是露天,就专门设计了这个很有中国风的走马灯,与现场展示的老北京捏唐人、扎风筝等交相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