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教育发展报告:当教师不如当小时工难题难解

2014-01-23 09:08:40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农村教师在职称评定上处于劣势、荣誉体系处于末端

为什么农村教师职业缺乏吸引力?“农村毕业生不愿意回农村,城市师范生不愿意下农村,还是待遇问题。”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教育局原局长陆世德看来,在硬件上,农村与城市教育的差距已经大大缩小,但在软件上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拉大了。

尽管各地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在逐步提高,但此次调研数据表明,在职称结构上,即便位于同一县域,与县城教师相比,乡镇初中和村屯小学的农村教师也明显处于弱势,只能“大器晚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教师的积极性。

在县城初中,拥有“中教高级”职称的教师占16.98%,平均晋升年龄39.02岁;乡镇教师中,有“中教高级”职称的则只有10.77%,平均晋升年龄40.86岁。在县城小学,教师有“小教高级”职称的占55.94%,平均晋升年龄32.98岁;村屯教师则仅占41.57%,平均晋升年龄为37.41岁。

也就是说,乡镇初中教师晋升高级职称,平均要比城市和县城教师晚近2年,村屯小学教师要晋升高级职称,则要比县城小学教师晚4年半。

“在同一个县域内,职称的分布极不均衡,会严重影响教师向农村流动的积极性。”邬志辉说,在当前的职称评定体系中,不同层级的学校能够得到的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不同,因此,办学水平较低的农村学校,能获得的高级职称的比例也相应较少。

根据山东某县的职称评定规则,县级规范化小学的初中、小学高级教师职务分别控制在教师编制总数的14%、2%;一般学校的初中、小学高级教师职务则只有9%、1%。

除了在职称评定上处于劣势,在教师的荣誉体系中,农村教师也是“二等公民”。根据调研数据,农村教师数量虽多,得到的荣誉称号却最少,“县级骨干教师”称号给予农村教师的机会只有县城教师的三分之一;得到“市级骨干教师”、“省级骨干教师”称号的,县城教师中分别有4.72%和1.6%,村屯教师则只有0.89%和0.59%。

这些在职称评定上处于劣势、荣誉体系处于末端的农村教师,却要承担比城镇教师更重的教学任务,村小教师平均每人要教2.38门课程,县城和乡镇小学教师则只教1.14和1.41门课程。

工资三千到四千元,就有80%师范生愿意去农村

面对农村教师“下不来、留不住”的困境,2013年,邬志辉的团队又针对国内多所211、省属重点和省属一般师范院校的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师范生对待遇的期望值仍然摆在第一位,其次则是在精神上得到认可与尊重,以及在职称评定上的需求。

“不是两百、三百元!要大幅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才行!农村教师的待遇要让城市教师眼红。”陆世德说。

到底多高的工资,才能吸引师范毕业生去农村?“大多数学生都没有漫天要价的心态,只有几所顶尖师范院校的学生对工资的期望值比较高。”邬志辉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根据调研数据,初期月工资达到3001~4000元时,就有79.4%的受访大学生表示愿意去农村任教;如果工资达到4001~5000元,88.07%的大学生都愿意下到农村。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