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托业4万亿资产 转型如何从量变到质变
卢晓亮:信托业资产管理规模突破4万亿,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偶然性主要是全球经济在经济复苏背景下,国内货币政策、行业政策等变动带来信托行业的机会与转变。例如,信托在很大程度上承担着利率市场化的重要角色,2010年底以来,在信贷紧缩的背景下,信托投融资业务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机会。其必然性主要体现在国内信托业经历5次整顿之后行业的成熟度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例如信托法律政策环境的完善,信托理念的初入人心,信托公司的开拓创新等等。经过信托行业多年的磨砺以及投资者教育,信托公司通过灵活的业务模式和产品创新,抓住经济和行业周期,实现快速扩张,这是信托行业实现高速发展的必然原因所在。
我国信托业的增长趋势继续保持的可能性较大,但机遇和挑战并存。从抓住机遇的角度看:宏观上,在较强的经济动能和巨额存量货币的压力下,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处于较稳经济增长和较高通胀水平的概率较大,货币政策呈现相对紧缩的态势,也会持续较长时间,这为信托行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信托行业可以充分利用其灵活的业务优势,创新投融资等方面的业务。而且,从行业生命周期来看,信托业目前正处于成长期。除了市场规模快速扩大以外,法规的逐步健全和完善,信托产品的日益丰富和创新均体现出行业处于成长期的特征。
从应对挑战的角度看:中国的金融行业目前还是一个受到政策保护的行业,但是未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垄断性会不断降低。现在最明显的就是私募的发展已经给有牌照的金融机构造成很大的压力。此外,随着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张,投融资领域的不断延伸,风险控制能力亦将可能成为信托公司发展业务的限制因素之一,信托公司须格外注重优选项目和风险防控,珍惜今天信托业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
好的产品与商业模式
上海证券报:虽然近几年信托业管理的资产规模迅速膨胀,但信托业依然没有找到核心竞争力,有信托业人士用“野蛮生长”来形容信托业这几年的发展,您如何看待这种观点?未来信托公司的发展方向是什么?信托公司该如何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李勇:这确实是大家较多思考的问题。不过首先应当区分信托行业盈利模式和特定信托公司核心能力这两个概念。信托行业10年来发展迅速,整体上也越来越健康,已经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行业模式,即“功能整合、产融对接、个性服务”的盈利模式。而特定信托公司的核心能力是要在这个盈利模式基础上,做出自己独特的管理体系,为市场提供独特的产品和服务,形成自成一家的商业文化。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