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社会
人民日报:干部为群众办事为何还被“挑剔”
2011-03-22 13:44:36      来源:人民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人民日报:干部为群众办事为何还被“挑剔”

人民图片

近年来,经常听到一些干部感慨:“现在群众工作越来越难做了!”

为什么群众工作难做了?是群众不通情达理了?还是群众更“挑剔”,对干部不领情了呢?

“我经历过这样的场面:只需我们端上一杯水,说上一句暖心的话,诚恳地道个歉,不少群众就当场流泪,积存多年的怨恨顷刻间烟消云散了。”一位基层公安局长说,其实真正不讲道理的群众是很少的,大多数都是通情达理的。

现实是,让领导干部相信群众上访、“闹事”自有其道理,并能心平气和地静下心来倾听群众的诉求,在实践中似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利益多元

群众工作越做越难

有一位基层干部说,有些群众“不顾大局”给改革发展稳定添乱,社会情绪极不稳定,一点就着,感觉压力很大。

有的干部说,群众“只看到自身利益”,就是不愿相信政府的说法,哪怕这种说法合情合理。

在与基层党政干部接触中,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高新民发现,基层干部普遍反映的群众工作很难做,“其实背后都是个利益问题”。利益问题不解决,群众工作也就无从谈起,“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高新民说,尽管党的群众工作有着宝贵的传统,经验也十分丰富,但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今天的群众工作也出现了很大变化。一方面,群众基础发生了多方面变化,比如:代际更迭,使得群众对党的认同已经从过去的感情认同,转变为法理型认同和利益认同;市场经济导致社会利益多元化、格局复杂化,群众分处于多个不同利益群体,利益诉求呈现碎片化。另一方面,作为群众工作的施行者——执政党自身,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党员社会身份复杂了,可以说社会上有多少利益群体,党员的社会身份就包含有多少利益群体;二是干部队伍经历几次代际更迭后,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也与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老一辈党员干部有了很大的不同。

上述两个方面的变化相互交织,又与中国社会快速转型结合在一起,的确给党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带来了重大考验与挑战。

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在“能否公正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主要是能否建立公正的社会分配格局,基层各种利益矛盾能否得到公正、及时的化解。高新民分析,如果说群众工作难做,首先难在宏观制度方面,主要是群众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和社会分配制度存在问题,群众把怨气撒到了基层干部头上,导致基层具体工作难以推动。

对此,来自中央的新要求十分明晰:确定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政策和工作目标任务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群众的利益和承受能力,有利于群众的就干,不利于群众的就不干,决不能干劳民伤财、违反群众意愿的事。同时,要坚持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兼顾好各方面群众的利益关切。

然而,现实是“领导干部的工作方式有的能够与这种变化相适应,有的则明显不能适应,习惯于用传统的强制性手段对待群众”,高新民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2011年全国两会
>> 详细

各地新闻
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组织会商专家对国际原子能机构3月21日提供的最新数据进行了分析,认为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状况趋于稳定。>> 详细
点击排行
  国务院关于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环境保护部发布3月21日主要城市环境辐射水平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