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半小时》记者:我看您这边只剩骨头了。
北京语言大学学生:这个肉,还有餐的分量比较多可能吃得比较干净,天气也冷吃的比较干净吧。
《经济半小时》记者:那是谁吃的?我看还有好多豆没吃完呢?为啥不吃完啊?
学生:它那个豆子比较硬,就没给吃下去,不好吃下去,对。
光盘行动发起人徐志军:当我们遇到比如说特别咸的时候、特别辣的时候或者味道特别差,甚至里面吃出来虫子啦,那些情况的时候该不光盘就不光盘。
采访中,一些同学告诉记者,对于光盘行动,绝大多数青年人是支持的,因为这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但他们也认为,自己的父母、或长辈在浪费粮食的问题上往往体现出一种矛盾性,平常过日子往往要求不要浪费粮食,但接待客人时,浪费粮食的现象就开始飙升。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我觉得中国人热情好客,如果有客人来都会点得比较多,是一种浪费。光盘是颠覆一种传统的观念,也许对老一辈的人还是比较困难的,对我们应该可以接受。
此外,这位同学也告诉记者,对于学校食堂来说,不分男女,饭菜量一视同仁,往往也会造成粮食浪费。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我身边的人女生做到的比较少,男生基本上都好。
《经济半小时》记者:为什么女生做到的比较少?是不是食堂给的分量比较多?
女生饭量没那么大。男生可能还不够吃,呼噜呼噜就全吃完了,对。
这位人民大学的女同学建议,为了更好地实现光盘,其实学校食堂可以推出半份菜、让学生们有更多的选择,也不至于浪费。此外,在采访中,一些女生也担心,如果强行把学校食堂师傅给打的超额饭菜吃完的话,可能体重就成了问题。
中国地质大学学生:要是强行把它吃完的话可能有的时候会长胖。
《经济半小时》记者:担心长胖的问题。
学生:绝对长胖,如果你想光盘的话光靠一个人拼命的吃打来的饭会很困难,在打饭的时候就应该注意点,会节约粮食,我们也不想浪费。但事实,实在吃不下去就没办法。
《经济半小时》记者:您这个饭是自己打的,还是他们打的。
学生:他们打的,我没有办法打。
简单的一个“光盘行动”,在实际操作中也会面临各种问题和不同的选择,那么,其它国家的学生又是怎么看待粮食浪费的问题呢?
《经济半小时》记者:在你们的国家,你们有没有要光盘,这样一个传统。
斯里兰卡学生:我是从斯里兰卡来的,但是我们的国家,没有这种的。
《经济半小时》记者:你身边出现剩饭剩很多的人,你会有什么样的态度吗?
斯里兰卡学生:态度,我们就是说,你还可以吃一点,然后我们就是让他们多吃一点就可以了。
《经济半小时》记者:这也不是一个非常强制的。
斯里兰卡学生:不是的。
美国学生:在美国请客人来吃饭我们也是要吃光,在中国可能是有点不一样,要点很多菜。如果菜不够就是丢脸。在美国就是点少一点,你饿了再点。就是这样的想法。
那么,在推广一段时间的光盘行动后,语言大学浪费粮食的现象是否改变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