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装后的051型105号驱逐舰。后桅与后烟囱之间是515雷达
环球在线消息:依靠国内科技力量,自行设计、自行制造的导弹火炮综合型首制驱逐舰105号,1971年12月交给海军正式服役。从此,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能自制中型作战舰艇的国家之一。105号的首制舰,主要任务是为后继舰的改进提高担任海上各种科学实验。可以说,是人民海军向现代化迈进的海上开路先锋,是中国水面舰艇从黄水、绿水向蓝水迈进的重要标志。被国防部荣记集体一等功。它是中国人民要建立强大海军凝聚力的象征,是社会主义大协作时代产物。它所走过的艰难路程,是令人难忘的。
·“二·四”协定与海军新技术
1957年11月,海军司令肖劲光作为彭德怀、叶剑英率领的军事友好代表团成员赴苏联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庆典活动。听到和看到苏联正在制造原子化、导弹化的新型舰艇后,联系到建设强大的海军的构想,他产生了我国也要发展核潜艇和导弹驱逐舰的想法。
在莫斯科谈判中,我方提出引进导弹驱逐舰、核潜艇新技术,但被苏方拒绝了。经过几轮艰苦谈判,苏方只答应转让导弹艇技术和只能在水面发射导弹的常规潜艇。在苏方看来,中国海军只要有导弹,即使落后的第一代,对美国第七舰队也能构成威胁,因此答应了中方最低限度的要求,并于1959年2月4日签订了一个协定,中国海军把它称为“二·四”协定。
肖劲光并不满足引进的两型导弹艇,他分析二战以后水面舰艇发展情况,觉得最成熟的舰种是驱逐舰,它尺度适中,性能优良,有强大火力和有效的应变能力,适应海上恶劣气候环境,并有较大的续航力。和平时期作为综合国力的象征和军力的存在还能代表国家执行友好出访任务。为了积极的战略防御,有效防止海上帝国主义侵略,必须具有200海里之外跟敌人较量的能力,这只有驱逐舰。根据中国的国力,经过艰苦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国产化的。再说,4艘雷击舰本来就是苏联30年代的军舰,比较陈旧,需要有新的导弹驱逐舰来接替。肖劲光思来想去,下决心自行研制国产导弹驱逐舰。1960年海军及有关单位提出了设计方案草图,4月,肖劲光主持召开了设计工作会议,拉开了我国研制导弹驱逐舰的序幕。
不料,1960年8月中苏关系恶化,苏方撕毁合同,撤走全部专家。中断了新技术资料的供应,使我海军仿制和科研工作陷入困境。当时又恰逢三年自然灾害,经济空前困难,国家不得不缩短战线,海军要求研制导弹驱逐舰的报告未能正式列入国家发展计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