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是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约秦汉之际《礼记》中的一篇。宋代被从《礼记》中抽出,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为“四书”,因而它不可免地带有宋时理学的痕迹。
《大学》是讲学习法则的著作。说是法则,是由于它近乎本体论,因而有“则”的含义;同时它又不是本体论著作,毕竟还是谈“学”的,因而还属方法论著作。与其他同类著作不同,它讲的是学习“大”方法,故曰“大学”。
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是《大学》的核心思想,其中关键是“道”、“德”二字。韩非子所谓“夫道者,弘大而无形;德者,核理而普至”(《扬榷第八》),
是在说事物的共性“道”和个性“德”的关系;道,讲的是形而上,德,讲的是形而下。《辞海》解释得明白:“‘德’,指具体事物从‘道’所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管子?心术上》:‘德者道之舍’”。
德,在管子和韩非子著作中均与“得”通,得者,得道之谓。
此前,老子有《道德经》,它本原是《德道经》,
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思维中“道”从“德”出,即先讲“实事”(德)再谈“道”理,先谈“问题”,再谈“主义”的特点。在老子《道德经》中,形而上者曰“道”,形而下者曰“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是说真“德”是有“道”之“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是说那种徒有虚表的无“道”之“德”,可称为“无德”。这与“道,可道,非常道”是同类判断句式:意即形而上的“道”是不可言的,而可言之道则是形而下的,因而不是真“道”;“非常道”,接近于形而下的“德”。《老子》说万物“道生之,德畜之”
,这与管子的说的及“德者道之舍”是一个意思,即“德”是“道”的具体物质载体,是事物的存在方式。《易?乾》:“君子进德修业”。这是后世先入“事实”再去“求是”、先“格物”再来“致知”、先谈“问题”再谈“主义”的认识方法的较早的表述。
春秋时期的这种反对脱离具体对象的坐而论道的思想方法,到秦汉之际的《大学》中进一步演化为“格物致知”,它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一核心思想的进一步阐述。格物,即先确定了事物的“德”性;致知,即后知事物的本性。学习之道,在于且也难于先明“实事”(“明明德”);明于“事”,方知“道”;明乎“实事”,方可“求是”。正可谓“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东汉时,这种思想方法又被概括为“实事求是”
,而后宋人“器”与“理”关系的讨论、20世纪20年代中国人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讨论及40年代中国共产党
“理论联系实际”的延安整风,都是中国春秋时期“德”、“道”关系认识的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