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是“认识源于生活”思想的原始表述。《易》曰:
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发现了的真理,不仅要用于解释和改变客观世界,而且还要用于解释和改变主观世界。《大学》对后者有着突出的贡献。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明明德”,即明察秋毫于显现眼前的事物。其目的在于“亲民”即做新人,做新人才可“从心所欲,不逾矩” ,才可达到“止于至善”的最高境界。
明察于事,方知处于特殊“德性”中的真理的有限性,方知“止于至善”乃“大学之道”。“知止”是“格物”的结果,“至善”是“致知”的结果。明乎有限性,方有“定”、“静”、“安”,方有思考问题的起点,方有安身立命之本,最终方能完成“亲民”(新人)的塑造或曰“世界观改造”的过程。“规定即否定”
,当然也可以说“规定即肯定”,规定是“格物”,肯定则是“致知”,是“止于至善”。其中,“格物”是最基础的功夫。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如果前面“德”的概念更多地侧重于对客观之物的规定,那么,这里的“德”则侧重于讲对主观之物即人的规定(范)。这里“格”的对象已从客观世界移入主观世界:在认识过程中,不仅要“格物”,而且还要“正心”。“心”,在这里受到定“格”,并通过这种规定获得新的肯定。这样“德”的概念便从客观范畴进入主观范畴,继而进入伦理范畴。我们现在常说的“德性”、“品德”、“道德”等,多潜移于这一认识论默化过程,并经过宋明理学固化而成为对“德”的伦理学的,先是积极的而后又被庸俗化的解释。这种庸俗化解释曾经严重桎梏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修身”的正果基于“正心”,“正心”基于“格物”,即选择和确立实践立场。实践基于的立场,是人格的规范和塑造的起点。有了立场,才可意诚,才可心正,才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万丈高楼起于方寸之地,无垠宇宙归于方寸之心。心正天下正。用现代白话说,就是做人要有立场、观点、方法论。正确的立场,导致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而正确的观点即“致知”源于正确的“格物”。用毛泽东的话反说就是“学问再多,方向不对,等于无用”
;正说则是“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同时也是人生道德的最基本的问题。行大“道”,必立大德(“上德”)。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毛泽东补充说:“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