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刻认识到,在当前国际经济发展低迷、国内发展方式急需转型的严峻形势下,企业要提高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关键是进一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么志义提出,要让创新成为三友化工的发展基因。为此,他适时提出很多创新观念:如“刨松科技创新的土壤,让创新成为三友的发展基因”、“科技创新是企业加速转型发展的‘引擎’和‘催化剂’”、“创新,就是否定自我、超越自我;创新既是能力,更是思想”、“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创新是企业不断发展的源头活水,力量之本”……
这些创新观,为三友化工的科技创新发展之路注入了思想和文化动力。他深信,企业无论身处传统产业还是角逐新兴产业,都应不断强化企业技术研发实力、充实企业技术更新储备,依靠技术创新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通过技术创新增强成长发展的基因。我们的目标是:自主创新,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重点跨越,以产品低成本和差异化为重点;支撑发展,以机制创新、队伍建设为支撑;引领未来,以高端产品、核心技术研发为引领。
在么志义看来,三友化工十几年来一路走过亚洲金融风暴和国际金融危机大考,始终面迎市场无情竞争和严峻挑战,是科技创新彻底改变了一个盐化工、化纤企业的生存发展模式,是科技创新破解了制约企业的发展瓶颈、根本难题,是科技创新为三友化工转型升级插上了坚实的翅膀,见证了这家大型现代化企业的成长之路。
营造科技创新的氛围完善创新机制
在三友化工采访期间,记者注意到一条醒目的大标语:鼓励探索、奖励成功、宽容失败。据介绍,这正是么志义提出的三友科技创新理念,营造了宽松的创新环境。
三友化工非常注重营造科技创新的氛围,不仅在企业内部创建了国家级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特邀院士工作站等高层次研发平台,建立了粘胶短纤、PVC新产品中试基地、有机硅下游产品研发基地,同时还与中科院、浙江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实现产学研对接,广泛开展联合技术攻关。三友化工还积极推动全员创新、岗位创新,深入开展“小革新、小发明、小创造”和“我为创新献一计”活动,推动创新平民化、日常化、岗位化、即时化,形成人人创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的浓厚氛围。
在创新机制、体制建设方面,三友化工建立了“三个创新体系”:以科技研发为核心,产销研和产学研结合的产品研发体系;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生产、研发、设计、制造“四位一体”的创新集成体系;以生产现场为主体,以优化运行为目标的持续改进体系。构筑了“战略层、研发层、执行层、基础层”四级技术创新管理体系;制定了《科技创新管理办法》、《专利管理办法》、《科技创新奖励办法》等多项创新管理制度;实施科技成果员工命名制等激励机制;每年提取销售收入的3%以上用于科技创新,形成了科研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三友化工坚持不懈地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新节能蒸馏技术改造等10大项目列入河北省重点技改计划,变性竹浆纤维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在第七届国际发明展览会上,“变性竹浆粘胶短纤维及其生产工艺”发明专利等获得金、银、铜三项大奖。“高效节能环保粘胶纤维成套装备及关键技术集成开发”获中纺联科技进步一等奖、“卫材用高白度粘胶短纤维及其生产工艺”专利获河北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事)业培育工程专利奖二等奖。
“十一五”以来,三友化工累计科研投入20多亿元,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持续增加,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完成了从基础化工企业向精细化工企业的转型,先后被评为“中国化工行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河北省十大发明创造单位”等。
目前,三友化工正致力于实现“创新平台建设、技术创新、产品研发、队伍建设、创新环境”五大新突破。科技创新对内已成为三友增强实力的动力和手段,对外已成为三友发展的形象和窗口。
重视创新人才培养激发创新活力
“鼓励探索、奖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理念,使三友化工科技研发人员没有了后顾之忧。不仅如此,三友化工高度重视创新人才培养,为创新人才提供优良的平台、宽松的政策和优厚的待遇,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活力。
么志义多次提出,要想成功运用科技,首先要重视人的态度,而不是机器的速度。创新是本,人才是根。科技主管也是人才主管,要把育人、选人、用人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做好传、帮、带,大力培养年轻人,建立创新人才链。在公平竞争中识别人才,在创新实践中培育人才,在事业发展中凝聚人才,在工作生活中关爱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