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中国科考在南极

2012-11-02 17:32:14 来源:光明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中国科考在南极

  昆仑站侧影

古希腊人从他们的哲学出发,猜测出了南方那个遥远大陆的存在。中国先人则按照自己的想象,描绘了一个终年不见天日的幽都。然而,直到20世纪初,人类才真正踏上了这块缥缈而遥远的亘古荒原。中国人登上南极大陆,则要迟至20世纪80年代。

在凤凰卫视的访谈节目中,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曾谈到南极考察的战略意义:中国从1984年至今,已经连续开展了28次南极科考和4次北极科考,并跻身于国际极地科考大国行列。中国在南极科考的历程,值得回顾,也值得让更多国人了解南极科考的各种事实和细节,这有利于我们放宽视野看待自己和世界之间的联系。

内陆站址选定

近年来,随着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的逐步深入,仅仅利用设立于南极边缘的长城站和中山站进行科考,已经远远不够。中国科学家在南极内陆设立科考站,以支持科考进一步发展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选择在具有重要科考价值的南极制高点——冰穹A建立我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的时机,已经成熟。

2008年北京时间1月2日14时45分,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海洋学研究室主任孙波带队,17名中国内陆冰盖考察队员重返南极最高点冰穹A。这是继2005年1月18日中国科考队首次从地面成功登上冰穹A之后,又一次成功登上南极冰盖之巅。除了执行“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的核心计划——PANDA计划,系统开展冰川学、地球物理、天文学等数项考察之外,此次登顶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南极内陆科考站选址。选择科考站的站址必须满足科学考察的需求,蕴涵与人类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的科学问题和其他重大的科学资源。

国际南极科学界在东南极研究的前沿问题包括:⒈寻找能够代表地球气候环境本底状态的观测点,在该点设立观测系统开展长期监测,获得地球气候环境变化的连续资料,以便正确评估全球气候、环境现状和演化趋势。冰穹A具有独特的大气沉降特点,有可能成为这样的观测点。⒉寻找120万年的古老冰堆积体,选择合适的深冰芯钻探点,重建120万年以来高分辨率气候环境记录。这是南极冰芯科学研究最重要的课题之一。⒊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冰盖物质平衡变化、动力学机制及其与海洋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一直为科学界所关注。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冰盖—冰川—冰架—海洋系统开展研究,对阐明冰盖变化与海平面升降关系具有重要意义。⒋南极大陆核心陆块的物质成分和特性,是解释超大陆解体和南极大陆形成的钥匙,在东南极冰下甘布尔采夫山脉最高点开展地质钻探,有可能获取地质构造演化方面的新发现,从而获得地球物理学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⒌在东南极内陆高原寻找天文观测、日—地相互作用观测,以及其他科学发现的最佳地点。

这些科学研究的前沿内容都指向冰穹A。冰穹A是南极距离海岸线最远的一个冰穹,居于东南极腹地,中山站距离冰穹A的直线距离1228公里。根据卫星资料显示,冰穹A最高点为一个东西宽约15公里、南北长约60公里的平台地形,高程在海拔4050米以上,最高点实测雪深10米,雪温为零下58.3摄氏度,是地球表面气温最低的地区。国际地球物理年(1957年—1958年)以来,一直被科学界称为“人类不可接近之极”,在我国第21次南极科考队内陆冰盖考察队到来之前,从未有过人类的足迹。

17名队员在这里开始了紧张的工作。综合冰穹A核心地区的环境参数,以及各种科考内容对站区主体建筑的依赖情况,考虑到各个学科需求的综合平衡,站区主体建筑的具体位置,初步确定选择在南纬80度25分01秒,东经77度06分58秒,这个点的高程海拔4087米,距离冰穹A最高点7.3公里。

编辑: 许银娟 标签: 雪龙 南极科考 九牧 海平面升降 南极冰盖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精彩热图

遣返13名台湾嫌犯和通缉犯

南少林武术文化节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