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中国科考在南极

2012-11-02 17:32:14 来源:光明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南极上的昆仑

昆仑站的施工难度超过人们的想象。虽然考察站主建筑设计的是组装式房屋,出发之前曾经进行过试组装,但是在冰穹A,恶劣的气候条件使得看似简单的操作变得难度大增。这里的氧浓度只有其他大陆的一半,队员们普遍记忆力严重受损,很多事情转眼就可能遗忘,组装时的组件编号经常弄混,返工现象时有发生。

队员们经常要在寒冷的野外工作十四五个小时,大部分队员被冻伤,尤其是施工队员,他们在施工的时候不能戴厚手套,拧螺丝帽时还要摘取手套,因此,双手经常受伤。13个施工队员,有9个队员被冻伤,脸部、手部以及其他部位,伤痕累累。在高原上,小小的伤口,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愈合。他们在晚上默默地涂上冻伤膏,第二天照样接着干活儿。

落成的昆仑站,从各个角度看都显示出了浓浓的中国元素。国旗红和五星黄相互协调,映衬在茫茫白雪中,形成了南极冰盖高点的独特景观。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第6个南极内陆科考站(前5个是:位于南极点的美国阿蒙森—科斯特站、位于冰穹C的法国和意大利考察站、位于冰穹F的日本富士站、位于毛德地的德国科嫩站,以及位于冰点的俄罗斯东方站)。中国征服了南极最后一个曾被视为“不可接近之极”的必争之点。

昆仑站是中国南极科考的又一个里程碑,它意味着中国已经跻身世界南极考察的“第一方阵”,标志着由南极考察大国迈进了南极考察强国。昆仑站不仅是一个特殊地理意义上的标志性建筑,更是中华民族在南极建立起来的伟大精神坐标。

举行开站仪式时,内陆队队员们整齐地排列在昆仑站前,展开了一面五星红旗。红旗与他们红色的防寒服,以及身后站房的中国红主色调交相辉映。队员们高唱起国歌,一张张伤迹斑斑的脸上,热泪纵横。

昆仑站——南极白色的帽子上,佩戴了一个让人类认识它、也认识中国的红色徽标!

我的理解

前一段时间,我创作的《鼎立南极》一书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在北京举办了研讨会。会上,邀请到曾参加南极科考的科学家讲述他们的科考体会,让与会的作家和文学理论家深受感动。我想,南极科考的意义除了显而易见的科研、资源、国家意志等之外,还有更为重要的精神价值。

南极独特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它一直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定居者。因而它没有国界、没有市场、没有货币,也没有人类的生产活动。处于南极的科考工作者,不得不退回到人类原初的状态,重新缔造一种适于严酷环境中生存的生活准则和价值体系。节约、简朴、环保、和平互助、真诚合作、资源共享,和面对困境的无私支援,成为“南极人”的基本行为规则和新律法。这种全新的价值体系,是对迄今形成的自私狭隘、利益至上、异质文化之间不断冲突的现代文明的一种批判,并为人类的和平合作精神和文明进程,塑造了新典范。

另外,中华民族历来缺少探险传统,中国文化中缺少为认识未知和追求客观真理而献身的基因。孔子周游列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蹈海骑鲸,是为了寻找长生不老之药;郑和七下西洋是为了探寻建文帝的下落;徐霞客游历名山大川是为了行万里路,广增见识,实现文化意义上的精神圆满……而当代中国人去南极,不仅限于科学考察,由于南极特殊的环境条件,它还具有探险的性质,因而它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血液中注入了新内容。从这一意义上说,新中国的南极考察亦是五千年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张锐锋作者为著名作家、山西省作协副主席)

编辑: 许银娟 标签: 雪龙 南极科考 九牧 海平面升降 南极冰盖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精彩热图

遣返13名台湾嫌犯和通缉犯

南少林武术文化节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