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始终把自己放在普通人的位置上
--记安徽省合肥燃气集团蜀山区服务所副所长徐辉
这是五月初的一天,我去采访全国道德模范徐辉先生。
从市里乘车,一路上浓郁的树冠,沐浴着烂漫的阳光。刚穿上夏装的青年人,洋溢着勃勃的生机。从城里到城外,新建的楼房鳞次栉比,合肥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个城市的劳动者们正在建设着一片新的天地。
徐辉是合肥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曙山服务所所长。服务所在郊外的一个加油站旁,一下车,就在一排高大的绿阴背后,看到一排白色的房子,在阳光下,十分的醒目。门口站着一个高大的汉子,穿着一身蓝色的工装,不用说,这就是徐辉先生了。徐辉刚从北京参加全国五一劳模会议回来,浑身散发着一个劳动者的激情。
我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他带我参观。服务大厅,宽敞明亮,墙上悬挂着各种岗位制度和关于燃气报修的工作流程。两位工作人员,坐在柜台后面,接听着用户打进来的电话,热情周到。徐辉的办公室里,墙上悬挂着他与国家领导人的合影和参加各种会议时的照片。徐辉谦虚地说,这些照片我原来都是放在家里的,后来,上面安排才拿过来的,我没做什么,这是人民给我的荣誉,我很珍惜。
西园小站,开放在用户心坎上的花
1993年8月,是晴朗的一天。一大早,徐辉就来到位于合肥市西园新村的合肥市煤气公司西园维修站了。居民楼四外,高大的水杉绿意浓郁,松柏碧翠,墙头上的紫藤,开着缤纷的花儿。今天是维修站开业的日子,徐辉心里很高兴。
西园维修站的房子是公司买下的一套居民住宅房,也是煤气公司为方便用户而设立的第一个维修服务站。当时,公司的领导非常重视这个新设的窗口,经过反复选择,决定让徐辉来当站长。西园站的配置是,全站七个人,站长一个人,值班站长两个人,维修员四人,平均年龄36岁。担负着20余平方公里,200多个单位,近三万户管道燃气的维修服务工作,服务区有大中专院校12所,科研机构10个,住宅小区24个,部队单位8个,干休所5个,团体用户38个,最远服务点距服务站往返达10余公里,具有线长、面广、高度分散、往返时间长等特点。
徐辉是一位老职工,老班长,技术娴熟,是队里的骨干。去西园站当站长这个芝麻官,可能是出力不讨好的事,徐辉接任之前,心里也直打鼓。朋友也劝他说,那个居民区里有40多家单位,还有干休所,老红军,头头脑脑的,人事关系复杂,要是搞不好就砸了,还不如不去。
徐辉想了好久,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和一个维修班长,最终他还是服从了组织的决定,觉得这个新站也许正是用武之地。
维修站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终于要开业了。这是一个大喜的日子,徐辉作为站长要里里外外安排好,不能出差错。所以,他早早地就来了,和同事们把开水烧好,把桌椅擦干净,安排广告公司的人把开业的条幅挂好。
上午八点,西园新村维修站在一阵锣鼓声中顺利开业了。但开业的第一天,就给站长徐辉浇了一盆冷水。
不少领导来祝贺,站里的凳子不够用,徐辉就想到附近单位借几个凳子。但人家一个也没借,那时人家对这个小站还是冷眼旁观的,认为他们来搞啥服务,还不是为了多赚老百姓几个钱。接下来发生的另一件事,让徐辉更加尴尬。
西园新村维修站虽然临着社区里的小街道,但门前有一堵高高的围墙,用户来缴费要绕过大门进来,很不方便,如果能在围墙上打开一个门,就方便了,他们把这个想法跟居委会商量了,居委会没有同意。
面对这些问题,徐辉想了很久,人家对我们的工作不支持,肯定过去我们伤害过他们的感情。维修是燃气服务的最后一道关,里面的不正之风,徐辉也早有耳闻,如有的人上门服务工作不认真,临走,还要拿包烟作为辛苦费等等。徐辉决定要扭转这种现象。自己的维修站才刚刚建立,还是一张白纸,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从头做起还来得及,决不能让不正之风害了我们。他在站内召开会议,要求大家转变服务观念,拆除与居民之间的感情障碍,重新树立自己的形象,克服计划经济时代的那个"燃气"养成的"霸气"作风。
为了摸清辖区内的用户情况,徐辉和同事们利用一切时间,走家串户,对所有用户进行一次走访,检查用气和设施情况,了解用户的需求。他按小区、学校、部队、工矿企业和分散的用户等,划区分片,按煤气的安装年限,区分重点、难点、一般,户户建卡立档。对辖区内的用户做到心中有一本清楚的账。
在给用户维修时,徐辉要求每个维修的人要做到嘴勤、手勤、腿勤,知道用户的住址、灶具的种类、煤气表型号,维修结束时还要与用户交谈三分钟,宣传用气常识,别小看三分钟,无形之中,就在用户与维修站之间建起了沟通的桥梁,播下了文明的种子。
西园维修站的服务,渐渐被居民关注起来。
很快,他们制定了详细的服务章程,如上门维修敲门用力要适中,不要用手掌拍打,不要用脚踢门,不用其他物体敲打,发现用户家门是开着的时候,应礼貌地用左手敲门,并询问有人吗?用户开门时首先要问您好等,接到用户报修电话时,要在30分钟内赶去维修;如果是下午四点后报修的电话,要在第二天上午赶到等,还制定了违反条例后的处罚措施。并向社会承诺:"不管有多难,只要你肯说。"
这么严的规章制度,在燃气公司来说还是头一次,大家有点不理解,有人抱怨说,这不是自己给自己套紧箍咒吗?谁能做好。
徐辉对大家说,我首先做起。
夏季的一天,干休所里一位叫徐晓的离休老太太,在家里做饭时,打开煤气灶,一向发出蓝焰的灶头这次却只勉强地冒出一丝弱弱的火苗。徐晓很着急,敲开邻居家的门,想问问邻居有没有办法帮助修一下。邻居告诉她,不会修,更不能私自修,这样很危险。那怎么办呢?这时邻居想到那天经过维修站时,看到他们搞服务承诺的宣传,就把电话号码记了下来。现在,邻居把电话号码找出来,给了徐晓。
星期天他们不休息吗?徐晓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给维修站打了一个电话,维修站的同志接了电话,很详细地问了情况,并答应马上过来。马上在合肥只是一句口头语,没有多少准确的时间概念,徐晓并没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