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破解人口大国的就业问题,绝非易事。
1980年,20岁的何红军接替父亲进了青岛自行车厂,成为一名正式工人。“那个年代,城里人就业以‘接班’为主,很少有主动找工作的,受教育的知识青年也是服从国家分配。”何红军说。
如今,何红军已经从那家倒闭的国有工厂下岗,近十年来她从事过个体经营,搞过家政服务,也在私营企业干过。
何红军的经历正是60年来我国就业体制不断变革的缩影。
从计划经济时代“统一分配、统一招收、统一调配”的劳动就业制度,到改革开放后打破“铁饭碗”用工制度,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60年来,中国不断探索适合国情的就业体制,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渠道日趋多元,化解了“1979年至1983年间的1000多万上山下乡人员返城就业”、“1998年至2001年间数千万国企职工下岗再就业”等历史难题,努力形成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局面。
作为国民素质的重要体现,医疗卫生保障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中国在十分落后的基础上,迅速、有效地控制了肆虐中华大地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并建立了遍布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和设施。而以“赤脚医生”为代表的低投入、广覆盖的基础防疫和医疗救助体系,成为世界医疗卫生史上辉煌的一页。
60年过去了。在昔日旧中国“人遗矢,鬼唱歌”的灾难深重的土地上,已呈现出人寿年丰,欣欣向荣的景象。
几组数据对此进行了有力的佐证:在世卫组织衡量一国人口健康状况的三大标准中,我国人均期望寿命已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35岁提高到目前的73岁,大大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孕产妇死亡率从1500/10万降低到34.2/10万,婴幼儿死亡率也由200‰降低到14.9‰,均处于发展中国家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