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甘肃扶贫扬帆起航助农致富,放飞农民小康梦想

2013-12-04 14:33:25 来源: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甘肃扶贫扬帆起航助农致富,放飞农民小康梦想

巩固扶贫成果助农插上致富翅膀

宣传政策、反映民意、促进发展、疏导情绪、强基固本、推广典型。甘肃扶贫开发从贫困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从最长远处谋划,从最拿手处发力,使贫困村、户的面貌发生了很多改变。道路修通了,农户通电了,看病有人管了,就业门路宽了……就是这样一桩桩看似平常的小事,温暖着群众的心。

地处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沿山贫困区的花寨乡,依托地理优势,引进新优品种,2013年全乡种植旱地谷子5000多亩,亩均收入达2000元,旱地谷子成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支柱产业。和花寨乡一样,张掖市纳入甘肃省国家片区外“插花型”贫困片带区域的各乡镇,依托自身优势,通过产业扶贫、科技扶贫,大力发展致富产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明显。

“党和政府的帮助就像阳光一样,照进了农民的心里,暖暖的,感谢党和政府能给我这么大的帮助,让我住上了样板房,还有了致富增收的产业,我的心里真是说不出的感谢”!杨文胜向记者如是说,说起这番话的时候,他激动的留下了眼泪。现年47岁的杨文胜,是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六坝乡七坝村二社的一名普通农民,由于家庭经济来源单一,劳动力少,人口多,全家主要的收入只能维持生活及孩子上学费用,而且其父亲常年卧病在床,为了看病已欠下4万多元的债务,生活非常困难。然而,面对这样的不幸,杨文胜并没有气馁,依旧干劲十足,坚强的生活着......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号角的吹响,为困难群众带来了阳光、送来了关怀,送来了改善生活、科学致富的良计。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杨文胜是金昌市人大主任方银天的联系户。方银天同志多次到杨文胜家中,与他亲切交谈并细致了解杨文胜家中境况,了解他改善生活、增收致富的想法。先后6次到他家中,通过与他交流谈心,耐心地讲解中央、省、市、县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发放惠农政策宣传册,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在得知杨文胜家中困难后,方银天同志为他送来了生活慰问金,制作了民情联系卡,并为她制定了脱贫致富的计划。

去年9月,在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杨文胜的样板房动工了,他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原来,在方主任和六坝乡党委、政府的帮扶下,他住新房的愿望实现了,方主任为他送来5吨水泥,乡上为他送来危房改造资金,有效解决了他的住房问题。

在解决了他的住房问题后,方主任和乡上又开始为他谋划致富措施。借助全乡发展设施种植业的现状,方主任积极为其协调妇女创业贷款8万元,帮扶水泥5吨,为他解决了后顾之忧;乡上为他投入了节水灌溉新技术和滴灌设施,提高了种植效益。截止目前,他建起了长80米的日光温室4座,并全部架设地灌设施。日光温室为其带来的收入年均达8万多元,日光温室种植成为杨文胜增收的主要途径。在取得了经济效益的同时,杨文胜增强了致富信心,为其他农户树立了榜样。

农村社会的安定团结,种植业不断发展壮大,也直接促使村民的生活日益富裕起来。优秀共产党员、致富能手纷纷涌现。当你步入七坝村时,会发现村里处处充满生机,群众人人洋溢笑容,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呈现在眼前:绿树成荫,水泥路铺到家门口,农业生产生机盎然,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经济发展蓬勃向上,社会生活井然有序,杨文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通过自己在科学种植上的不懈努力和不断的进取,成为了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领头雁。

新置的房院宽敞明亮,棚内的蔬菜长势良好。看着家里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杨文胜笑在脸上,美在心里。过几年孩子学业有成、事业稳定,一家人和和睦睦,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是他最幸福的时刻。他感谢“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让生活在贫困线上的他们,找到了问询答疑的知心人,碰上了献计献策的好心人,遇到了脱贫致富的引路人。我们相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在广大联村单位和领导干部的帮助指导下,将有更多的人能够摆脱贫困,实现致富增收的“中国梦”。(记者 薛朝华 周国喜)

实习生:钟晓娜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