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站:东直门外小街
任务:送供热明细单
时间:8时30分-9时30分
骑车里程:3公里
年轻人干这活儿不灵
在一群热力收费员中,刘洋很容易被认出来:马尾辫、棒球帽、双肩包、牛仔裤。虽然已经是个4岁孩子的母亲,但37岁的她在平均年龄超过45岁的收费员中算是最年轻的。
她的双肩背包足有七八斤重,里面除了早上从家里拿的两盒早餐奶,全是客户信息、缴费明细等资料。纸笔也必不可少,跟客户交流的时候可以随时记录。8时30分整,刘洋一声招呼,记者就跟她骑着自行车出发了。第一站的目的地是东直门外小街的一家单位,她需要将用户的供热明细交到所在单位,以便对方确认用户属于自己单位,并缴纳热费。
“经理您好,我是热力集团的,9点准时过去找您。得嘞,待会儿见。”刘洋在电话里和声和气。出门干活,刘洋尽可能地卡着点儿,一是准时准点能给人留下好印象,二是她已经规划了一整天的行程,尽量按点办事,这样不容易出岔子。
热力缴费分三种:自费、用户缴纳后单位报销和单位直接缴纳。在用户不采用银行办理业务的前提下,前两种采取摆摊或上门的方式收取热费,刘洋需要送上机打发票;对于第三种,刘洋要对自己的客户进行分类,化零为整,把同一个单位的用户筛选出来,拿着明细单与这家单位对接,才能收回热费,不是一来一回就能办成的。
为了这笔只有一千多元的供热费,刘洋跑了好几回,经理不是不在就是有事儿,几次上门扑了空。这回好不容易联系上了,千万不能迟到。还算很顺利,这家单位的负责人核实完信息后很痛快地签字确认,刘洋还不忘见缝插针地跟人家问来发票抬头,“这样我就可以提前打好发票,下次收款的时候一起带上,省得跑两趟了。”刘洋说,这些小技巧都是前辈教她的。
走出办公室,刘洋很高兴,要来发票抬头,就意味着离收款的日子不远了。“一般单位都相对好办,毕竟照章办事就行,最难的是个人,需要没完没了地解释。”刘洋说,热力收费员绝大多数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比年轻人的可信度要高,办事儿就会相对顺利。所以,年轻人在这行并不吃香,面对各种各样的用户,有时候真有点儿压不住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