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两岸产业合作的障碍与问题
尽管如此,两年多来两岸产业界也已经举行了多次直接面对面的接洽会,签署了众多意向书,但实际建立合作关系的实例却寥寥无几。这主要是因为两岸产业间仍然存在一些障碍与问题,使得大好的前景难以成为付诸实践的行动。这些障碍与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两岸在产业合作中仍未找准各自的定位。产业合作从形式上看主要分为水平式与垂直式两大类,前者相对平等,后者则是上下游关系。由于台湾产业发展战略曾经在民进党掌权的八年时间中陷入了左右摇摆的境地,台湾产业错失了最好的成长时机,而这八年正是大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目前两岸产业发展水平的差距已经明显缩小,台湾产业的领先优势已经趋于模糊化,两岸的多数产业实际上已经处于相同的发展水平上,即使是台湾仍占有优势的少数产业,领先的程度也已很小。而且可以说,除少数零部件的生产优势仍然保存在台湾岛内外,台湾产业掌握优势的部分也都严重依赖其大陆厂的生产能量,台湾在两岸产业合作中原本打算以垂直式为主的设想已经难以成立,这就使得台湾产业界对与大陆产业建立合作关系的动力大为降低。
二是两岸产业合作中关于技术外泄的疑虑仍未得到合理解决。目前两岸虽已签有知识产权保护协议,并获得了两岸有关部门的认真执行,但问题与手段仍存在很大的不足。虽然生产技术与管理经验必然会随着对外投资发生外溢效应,但这种效应具有相当的滞后性,可以保证技术领先企业有充足的独享效益与巩固成果期,但产业合作中的技术外泄则会比外溢效应快得多。台湾企业普遍担心在规模明显不如大陆的情况下,由于缺乏西方企业背后强大的公权力支撑,如果因技术外泄而丧失技术领先优势,则相关产业合作就会培养出众多的竞争者,反而断送自身的发展前途。
三是本应作为两岸产业合作连接者的大陆台商目前也正处于投资转型的抉择期,对推动两岸产业合作的需求减弱。面对大陆经营条件的变化,大陆台商出现了三种发展倾向:成功的台商返台投资或筹资,或以大陆为市场自建横跨两岸的产业链;或利用大陆中西部优惠政策延长产业链,继续其原有的运转模式;中小台商则积极向东南亚等地转移,以避开西方国家对大陆部分产品设置的贸易壁垒。相对而言,产业升级反而是其次与较长远的选择,加上产业合作中存在的诸多不确定性更降低了台商对促成两岸产业合作的积极性。
阻碍两岸产业合作的最大也是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其发展前景仍不够明朗,两岸产业合作还缺少典型的成功案例说服并影响更多的企业跟进,目前两岸不仅是企业界在摸索,连官方也在探索有效的扶持方式。在西方发达国家与跨国公司仍占据巨大的产业技术领先优势的情况下,两岸通过产业合作,无论是自创品牌、建立产业标准、还是开发技术,都很难摆脱既有的专利保护网的束缚,究竟能取得多大的经济效益都在未定之天,而且还要时刻面对跨国公司如影随形的侵权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