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两岸产业唯有靖诚合作才有成功的可能
尽管近三年洽谈的经验证明,两岸产业合作说易行难,但与当年两岸经贸起步的艰难相比,这种困难毕竟小多了。未来两岸产业合作从坐而论道到起而行,应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首先,两岸产业界应该明确两岸产业具有高度的互补性,产业合作可以发挥巨大的潜力。两岸产业宏观上的差距虽然已经缩小,但微观的差距仍然不小。大陆企业主要在规模与基础研究上有优势,台湾企业则普遍在产品市场化、客制化与行销经验上独占鳌头,在这些方面两者很难互相超越或替代,这是两岸产业建立水平分工合作关系的基础。而在一些台湾具有领先优势的部分,大陆要想赶上也非短期内能办得到的,建立垂直分工并非就意味着是单纯的上下游关系,而应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
其次,落实两岸产业合作,专利保护问题一定要解决好,相关法律责任一定要落实相关的追诉求偿制度。应该承认大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确实曾经存在工作不得力,不到位的现象,但随着加入WTO后,历经多次相关法律诉讼争议后,大陆在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得到了切实改进,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协定也建立了相关的保护网与合作机制。但要真正将文字落实到行动上,还需要更切实的努力工作。随着大陆经济水平的提高与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善,相关问题一定会得到圆满解决。
第三,两岸产业界应该共同认识到尽管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充满艰难,但建立自有的技术、产业标准与品牌应该是今后努力的方向,是两岸产业发展可长可久的根本大计。两岸产业实际上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无法自主的代工地位造成生存发展的困难,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缺乏自主的技术、产业标准与品牌所造成的。目前两岸产业的级差正适宜相互间通过建立合作关系,达成共同开发技术、标准与品牌的目的,从而共同提高产业自主性,扩大产业发展空间。
总之,两岸产业合作无论从宏观上,还是微观上,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只要两岸产业界精诚合作,共同努力去克服具体实施中面临的一些艰难险阻,战胜其中的不确定因素,就一定能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成功案例,从而再次证明两岸经济合作大有可为。
来源:中国网 编辑:冯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