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苹果”与数“樱桃”
《新民周刊》:能见度与灰霾天气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
吴兑:PM1、PM2.5、灰霾,在大气物理学界都已被人们熟知,而一些有关部门5年前还一直不知道灰霾到底是什么、灰霾又为何与空气污染有关,早在2003年至2005年时,环保部门经常质疑我们,他们认为灰霾不是空气污染。但现在气象部门与环保部门关系很融洽,通过大量的工作交流,他们逐渐理解到,“灰霾天气的本质是细粒子污染”,我一向强调这是灰霾的本质问题。
细粒子污染是大气能见度恶化的本质。我们通过大量观测发现造成能见度恶化的因素里,PM1的细粒子贡献了69%,黑碳粒子贡献了21%,有关部门目前在测量的PM10的巨粒子只贡献了1%,所以有关部门当然测不出来,最后报告的空气质量自然一直是优和良。
《新民周刊》:我们听到的环保部门关于空气质量的报告似乎总是乐观的,为什么灰霾天气以前一直没有得到我们的重视?
吴兑:治理大气污染由环保系统负责,我们有关部门的空气质量评价体系跟国际相比,有着很大缺陷。
国际上环境空气质量(API指数)体系,需要检测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与细粒子颗粒物,而我国环保部门目前的API指数只检测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与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
如图所示,我们将PM 10(直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这些巨粒子比作“苹果”,将PM2.5、PM1这些细粒子比作“樱桃”,空气污染的质量浓度高低是被“苹果”决定的,而能见度是由“樱桃”决定的,但是,我们国家的有关部门现在只测量“苹果”的质量,并没有去测量“樱桃”的数量。
我们有关部门的空气评价体系一直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空气质量挺好的,因为按照我们现行的PM10检测标准,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的空气污染都不会超标。但如果按照PM2.5浓度检测标准来看,那我们天天都严重超标了。
像现在的灰霾这种污染,用我国有关部门现行的评价体系是无法评价的。恰恰目前我们气象部门既测量细粒子浓度又测量能见度,所以我们有指标去描述灰霾状况。
《新民周刊》:我们知道现在中国气象局委托广东省气象局在制定评定霾的标准,这项工作进展如何?
吴兑:这项工作目前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了,随后就可上报中国气象局批准实施了,可能会在年内完成。现在国际上也要测“樱桃”的数量,世界卫生组织设定的PM2.5浓度的检测标准是25微克/立方米,美国已改为35微克/每立方米,而目前我们还是想按照美国作废的旧标准65微克/立方米来建议制定中国的PM2.5颗粒物浓度标准,我们当然知道核心数据是PM1颗粒物浓度,测量的气溶胶直径越小,就越接近本质,美国现在就测量PM1,从去年开始,他们连PM0.5都测量了。但PM1太超前,我们得找一个目前有关部门很快就能采用的指标,那就是PM2.5颗粒物浓度。
国际上公认,大气能见度是环境空气质量最直接的指标之一,造成能见度恶化的主要是细粒子污染物,比如PM1的气溶胶,但这一块并没有纳入我国现行的空气质量评价体系中。
《新民周刊》:现在广东省对于灰霾天气的预测工作是怎么开展的?这项工作目前在全国开展的情况如何?
吴兑:从2003年开始,广东省气象局就开展了灰霾天气的观测以及预报工作,广东省气象局率先推动了广东省人大批准了《霾预警信号发布方法》,人大立法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实际上,广东省气象部门现在就在负责珠三角城市的灰霾天气的监测、预测和发布预警信号,现在我们可以每天预报发布灰霾相关信息。
目前,广东省政府非常支持我们气象部门的灰霾天气预警机制工作,老百姓也非常需要这些信息。我们气象部门内部实际是每小时预报一次灰霾,但是“出街”(粤语指对外公布)是一天两次,伴随着正常的天气预报,上下午各一次。其实国家气象局有关于霾的法令,但是罕见有执行,目前只有广东省是经常在电视和报纸上发布关于灰霾的警报信号。
目前,上海另辟蹊径地把光化学污染物的标志臭氧作为预警指标,这在全国是第一的,臭氧是光化学污染的标志物,而细粒子是光化学污染的产物,这是同一个东西,等于说,广州看结果,上海看过程。还有一些地方关注的是氮氧化物,那是前体物。各地可以因地制宜。
我认为,尤其是在中国东部地区必然会推行灰霾预警机制,这是我们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循环经济、清洁生产以及环保理念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这也必然会被政府和公众所接受。
《新民周刊》:你认为,这个关于灰霾检测的新标准在全国各地推行会有阻力吗?科学界对霾有过争论。
吴兑:的确目前在学术界内部,大家对于霾还是有不同看法,但现在正逐渐走向统一。我觉得这个灰霾新标准在各地推行应该不存在难度,有关部门现在也有能力采用这样的标准。执行一个标准必须有依据,我们现在依据的就是美国的经验,美国从65微克/立方米的标准换到现行的30微克/立方米标准已有2-3年,美国很早就开始由环保局(EPA)注意检测霾的情况,EPA的网站会专门公布霾指数,并有全美国的滚动霾天气预报。
既然现在我们发现了能见度与细粒子污染的浓度有关,那么主管部门就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衡量单位去说明其中的关联。我们制定了PM2.5颗粒物浓度是65微克/立方米的标准,相信有关部门也会跟进制定的,他们也会开始数“樱桃”。
《新民周刊》:环保部门如果要执行气象部门制定的灰霾标准,有什么障碍吗?
吴兑:气象部门预测了灰霾天气,主管环境治理的环保部门是否关心、有无行动,我们无从知晓。
但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也很重要。美国与我们不同,我们国家有气象局、海洋局、地震局、水文局、环保局,5个部门都各自有监测网络,重复建设,这是跟前苏联学习的体制。而美国是由大气海洋局专门负责监测大气的,天气局专管预报,再由环境保护署负责跟进环境治理工作,这就不会造成资源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