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谈到这个,请问,这么多年以前,从您作为一个研究图兰朵的学生到作为一名外交人员,您有没有发现我们中法文化之间的相似处,尤其是那些您没有意料到的?比如我们中国人和法国人都喜欢烹饪。
苏和:是,我会很愿意提及我们都爱好美食,这是生活中基本的共通的美的东西。我们都喜欢美食,追求美。这是我们相同的地方。
在政治领域,我们在一些基本原则方面也是一样的。我们在追求成为我们自己,追求独立,维护自己的文化身份方面是一致的。你知道,在一个全球化了的世界里,可能会有一种同一化的文明,有一种更英美化的趋势。当然,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一趋势的证据。年轻人都会去吃汉堡包,去看美国电影。事实上,为什么不去呢?但,基本上,我们不想让同一的全球化的模式来稀释我们的文化,或者你们的文化。相反,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文明都对世界有贡献的。所以它们应该得到保存,应该受到鼓励,好好发展。因此,这是我们一样的地方,我们仅仅是想作我们自己,中国将仍然是中国,法国将仍然是法国。
周:您知道,一定会有文化之间的差异的。因为每一个文化,每一个国家要保持自己的特色的话,就是保持一种多样性,保持差异。因此,哪些差异使您很吃惊呢?不一定会是负面的差异。而是我们思考方式的差异,生活方式的差异?
苏和:很明显的,当然有。 生活方式,经济发展的程度,当然还有历史。没有一个国家的历史有中国的那样悠久,也没有那么连续。我们可能是西欧国家中,历史最久,最连续的一个了。但是还是不如中国的历史悠久,连续。
周:您在1980年代早中期,在中国从事外交工作。所以您对中国早期的改革应该很了解。您觉得是什么使中国成为现在的中国?您觉得它是在正轨上吗?您觉得进展是太快了还是太慢了?
苏和:首先,我觉得进展非常惊人。我在1983年来到北京。我清楚地记得在1983年10月,中国首次允许个人购买私家车。一个在北京郊区养鸡的女士买了一辆汽车,她非常骄傲,还上了电视,几乎上了一周。当然,现在,您看看城市中车辆的数量,你可能不会觉得这是个恰当的例子。但我会说,最明显的差异就是普通人所享受到的物质丰富程度。所以这不是一个发展太快或者发展不够快的问题。发展得非常非常快,也非常非常好。这当然是一种非常积极的趋势。现在,我们所真正希望的,政府也完全意识到的,就是改善环境。因为25年前并没有污染。但现在有了。也在采取各种措施。我们也很确信,未来几年,空气和水的质量也会不断地得到改善。这也是为了人民的利益。所以,很大的差别啊。
我也会说,人们的想法发生了变化。你可以看到人们可以到处旅行,可以出国,而没有什么困难。这也是我发现的很大的进步。